|
||||||||||||||||||||||||||
西盟佤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2022年上半年
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2年是应急管理局组建后全面履职的第四年,为确保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深入推进,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会议精神,以及上级领导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入抓好应急指挥体系、安全监管体系、应急联动体系等重点工作,努力构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应急工作格局。
一、总体形势
(一)生产安全事故:今年1至5月,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起,与上年同期11起下降4起,下降36.36%;事故造成2人死亡,较上年同期持平;受伤人数6人,较上年同期11人下降5人,下降45.45%;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9万元,较上年同期32.06万元下降28.67万元,下降89.43%。四项指标呈“三降一持平”趋势。其中:道路交通:全县受理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5起,比去年同期减少3起,同比减少37.5%,事故造成2人死亡,与去年同期持平,受伤人员6人,比去年同期减少5人,同比减少45.45%,直接经济损失1.13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87万元,同比减少71.75%。消防安全:共发生2起,与去年同期减少1起,无人员死亡和伤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6万元,较上年同期28.06万元下降91.95%。其它领域:未发生安全事故。
(二)自然灾害形势:据统计,今年1至4月强降雨导致风雹6级大风自然灾害造成全县农林牧渔业、房屋附属建筑不同程度受损。受灾人口:6051人;一般损坏民房房屋间数:4间、2户;农作物牲畜:大牲畜死亡1头;农作物受灾面积:13.4公顷;粮食作物受灾面积:12.6公顷;林地受灾面积:141.08公顷;家庭财产损失53.8万元;农林牧渔业损失1082.7万元;工矿商贸业损失8万元;公共服务损失0.3万元。共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44.9万元。
二、安全生产重点工作
(一)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情况。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当前全县共有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加油站)9户,其中:中石化加油站3户,中石油加油站1户,私人加油站5户;有烟花爆竹批发企业1户,长期零售点1户。非煤矿山方面:目前共有1座露天金属矿和3座非金属露天采石场正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续相关手续。工贸行业企业7户(其中:页岩矿企业3户,制胶企业2户,混凝土搅拌站企业1户,木材制品企业1户),现正常生产4户,处于停产状态3户。截至目前,共排查出危险化学品、非煤和工贸企业一般隐患152条,现已完成整改147条,整改率96.7%,下达现场检查文书44份,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44份。
(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推进情况。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巩固提升阶段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指导行业部门深入研判安全生产形势,系统评估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情况,全面总结经验做法,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持续深化。今年1至5月,各行业主管部门共排查出隐患250条,其中一般隐患250条,已整改181条,整改率72.4%;成立检查组3个,开展督导检查4次,涉及检查单位(部门)22家。实施行政处罚1次,处罚金额0.348万元。
(三)2021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情况。一是市级安全考核方面:在相关行业部门配合下,我局认真对照市级安全生产考核细则组织准备考核材料,并安排专人前往市应急管理局参加市安委会对边境县区的线上考核;根据市安委会第四次会议上通报,我县2021年度安全生产考核结果为优秀。二是县级安全生产考核各项方面:根据《2021年全县综合考评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2019年至2020年安全生产考核工作因疫情原因未开展实地考核的实际,今年我局成立了考核组,由县安委办对全县7个乡镇和13家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了2021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现已完成实地考核工作,核定考核为优秀乡镇4个、部门6个,其余为良好、合格等次。考核结果于2022年4月29日报县人民政府给予审定,经2022年5月31日县第十三届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研究通过。
(四)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情况。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部署要求,结合3月31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及有关会议精神,2022年4月12日至6月30日,由县委、县政府领导牵头,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和聘请的普洱市有关领域安全生产专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第二阶段)工作。本次大检查期间,共排查出各类隐患150条,其中重大安全隐患10条,一般安全隐患140条。10条重大安全隐患主要涉及消防安全(7条)和工贸领域(3条),分别交由消防和应急局进一步核实后,按程序报县政府挂牌督办。140条一般隐患已于4月底交由林业、工信、交通、水务、应急、消防、住建等7家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进行督办,并要求6月30日前书面反馈整改情况。
(五)宣传教育工作。一是截至目前对外推送23条原创工作动态信息,转发应急管理部等部门相关信息74条;向外公开28条信息(其中:工作动态信息20条、“三公”经费预(决)算1条、执法工作信息2条、应急预案5条)。二是报送信息23条,采用7条(其中:省级3条、市级4条、县级0条)采用率达30%。三是组织相关部门集中开展“5·12”防灾减灾和6月“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宣传网络平台,播发宣传短片,不断提高群众的公众安全意识。集中开展各类宣传活动4次,设立咨询台 4 个,摆放宣传展板 12个,悬挂宣传标语、横幅 4条,发放宣传材料、产品 6000 份,接受现场咨询500余人次,参加活动人数达2080余人。县人民政府领导发表电视讲话1次,受教育人数达10000余人。组织局领导干部参加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6人,并取得了结业证书。
三、自然灾害重点工作
(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召集各乡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防灾救灾与物资保障业务工作培训会2次,灾情业务系统培训、云视讯视频培训、卫星电话培训共计5次。通过培训并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指挥微信群及云视讯应急指挥系统,确保发现灾情能及时迅速响应。组织7个乡镇开展群众应急转移避险演练共计覆盖36个行政村、水库下游避险演练(个数)3次、山洪灾害避险演练(个数)377个数、地质灾害点37(个数)、已开展地质灾害点演练37(个数)、通过此次应急转移避险演练,提高群众应急自救意识。
(二)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目前该工作已进入数据质检核查、汇交阶段,评估与区划工作正在前期数据准备阶段。一是经费测算情况,中央补助资金下达县区共计40万元,目前除应急和地震以外,其余六大部门经费均有较大缺口,几个部门已签订合同,但因缺乏资金,目前仍未进行资金拨付。二是根据国务院普查办老师培训要求,对年度历史灾害数据再次进行核实确认,保证顺利开展评估与区划。三是根据普查任务要求,协助好市级、省级评估与区划工作。四是根据省普查办关于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研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仔细认真梳理相关文件文档,完成调研检查的相关材料。
(三)物资采购和储备。一是今年4月,根据普洱市应对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印发《普洱市2021年疫情防控应急贷款资金分配计划》通知要求,采购帐篷、折叠伞、棉大衣等一批疫情防控物资。共涉及采购资金3084600元,目前该物资已入库到位。二是2022年3月建成县级应急物资临时仓库1处,库容864平方米,由县应急管理局和工信局共同使用。根据今年5月31日盘点统计,当前储备应急物资情况为:帐篷1398顶、棉被6063床、棉衣3909件、折叠床1885床、毛毯519床、迷彩服824件、睡袋337个、强光手电筒498个、小喇叭2个、雨衣80件、救灾服600套、救灾背包19个、应急灯125盏、发电机6台、棉手套228双、棉帽228顶、锥桶1000个、警戒杆300根、警示带843盒、海绵垫1000个、对讲机107个、碗柜18个、太阳伞681顶、迷彩鞋794双、锥形桶1000个。此外,还储有原拟用于隔离点建设,后因部分隔离点停建设后剩余的铁丝网、钢管等建材一批。
(四)物资保障及生活救助。一是今年1至6月应急物资发放情况为:帐篷80顶、棉衣261件、警示带41盒、小喇叭18个、锥桶74个、折叠床100张、雨鞋61双、雨衣20件、迷彩服20套、迷彩鞋6双、强光手电筒20把、发电机4台、太阳伞40顶。二是上级下达我县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2021-2022年冬春救助)110万元,此款专项用于解决冬春期间受灾群众在吃、穿、住等方面的生活困难。按照省、市要求全部以一卡通发放到受灾群众一卡通,督促乡镇按照要求抓好落实,目前资金已全部拨付并支付完毕。下达西盟县2022年省级冬春救助补助资金5万元,此款专项用于解决冬春期间受灾群众在吃、穿、住等方面的生活困难。目前资金已全部下拨到乡镇,督促乡镇抓好落实。上级分配至我县冬春救助救灾物资棉大衣300件;省级物资棉被700床;棉大衣200件;毛巾被400床;彩条布200件;市级物资衣服900套。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冬。督促乡(镇)做好接收、发放及台账管理工作,将该批救灾物资发放纳入冬春救助,要求乡(镇)公开、公平、公正、精准的管好用好该批冬春救助救灾物资,尽快将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在冬春救助工作结束后一并纳入绩效评估。
(五)两个指挥部办公室职责移交。今年3月3日,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职责移交至我局;4月19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职责于移交至我局。加之当前汛期已至,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及各种地质灾害等不可控因素增多,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压力较上年增大。
(六)加强应急值守。认真落实24小时领导干部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值班战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及时研判安全风险形势,确保发生险情时做到第一时间响应,有序有力有效应对应急事件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机关作风建设工作
通过集中学习、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等方式扎实做好局机关
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确保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深处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防,在诱惑面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虚谨慎、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推动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上半年,局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局班子成员与分管股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局主要领导与全局干部职工签订了《黄赌毒工作个人承诺书》、《驾驶员个人承诺书》《杜绝酒后驾驶个人承诺书》。集中开展主题党日6次;党员大会2次;上党课2次;传达学习重点内容、研究重大事项,通报支部工作情况。召开支委会6次,集体研究讨论,安排重点工作。组织全局党员到所在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截止目前县应急局党支部共报到10次,服务时长为43.57小时,党员个人均不低于2次6小时,已完成双报到工作要求。
五、存在的问题
目前,县应急管理工作形势总体趋好,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在应急管理上的资金投入能力不足,在防范应对较大以上事故灾害的能力较为有限。一是直接监管的行业领域部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树不牢、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二是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职责移交至我局,但相应的人员物资装备并未移交,极可能出现运转不畅,贻误战机的情形。三是全县风险普查工作各相关部门进度不一致,部门重点单位普查资金尚未得到解决。四是应急物资后续管理工作不到位。疫情发生以来,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大批突击队员派往边境一线初期,为及时保障一线人员的需求,加急采购了大批量应急物资装备配送至各乡镇,由于使用环境恶劣、管理粗放等原因,部分可长期使用的物资装备损坏现象较为严重,物资发出后的管理、使用状况没有做到详细掌握。五是应急物资仓库管理存在短板。当前应急物资仓库的监控和消防等配套设施尚健全,物资的搬运、盘点等全靠人力操作,成本高、效率低。且县应急局人手严重不足,物资保障和规划股仅有1名临近退休的工勤人员,对应急物资管理工作情况不熟悉,物资仓库日常管理水平不高,难以应对应急状态下工作压力;加之今年4月份分管领导调出后,未及时得到补充,应急物资管理工作存在滞后。
六、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统筹抓好本行业领域本辖区的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切实压实各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按照《西盟县2022年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全县隐患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三)建立长效机制。督促各牵头单位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阶段的各项工作,全面分析总结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的经验做法,深入分析安全生产方面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深层次矛盾和原因,制定符合各行业领域的工作制度、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四)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持续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五进”活动,拓宽安全生产宣传渠道,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工作动态、知识常识向社会宣传,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及早谋划6.16“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不断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
(五)完善应急预案和强化应急值守。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预案培训、应急救援演练。同时加强24小时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及时接处险情事故信息,准确研判、快速响应、有效处置,确保应急响应及时。
西盟县应急管理局
2022年6月11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