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盟佤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西盟县应急管理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局机关各股(室)、地震局、执法监察大队:
现将《西盟县应急管理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西盟县应急管理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西盟县应急管理局 2022年2月23日印发
附件
西盟县应急管理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根据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上报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县应急管理局结合实际,现将2021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和2022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总体形势
(一)安全生产形势:2021年,全县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3起,与上年同期15起上升8起,上升53.33%;事故造成8人死亡,较上年同期9人下降1人,下降11.11%;受伤人数20人,较上年同期5人上升15人,上升300%;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7.28万元,较上年同期237.75万元下降60.47万元,下降25.43%。全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四项指标呈“两降两升”趋势。
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全县受理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18起,比去年同期增加10起,同比增加125%,造成7人死亡,比去年同期持平,受伤人员19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4人,同比增加280%,财产损失6.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47万元,同比增加274.43%。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及受伤人数分别占各类事故比值为78.26%、87.5%、95%。发生消防安全事故3起,比去年同期减少2起,同比减少40%,直接经济损失3.1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7万元,同比减少95.47%。建筑行业发生事故2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68万元。其他行业领域未发生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自然灾害形势:2021年全县发生自然灾害情况。一是风暴灾害:受灾人口564人;农作物受损20.39公顷;粮食作物受灾面积17.53公顷;房屋受损89户89间;损坏农房户74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5万元。二是洪涝灾害:受灾人口4817人;农作物受损207.4公顷;粮食作物受灾面积183.37公顷;房屋受损177户166间;损坏农房户164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0.28万元。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2021年,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分管领导与分管部门负责人和分管企业负责人之间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安全责任。县级有关部门与监管企业,与乡(镇)各站所、学校、企业、行政村等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安全责任得到层层压实。年内召开安委会全体会议4次,对各阶段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和统筹安排部署;县委常委会听取汇报2次;政府常务会、专题会听取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汇报4次。县安委会组织相关部门对监管企业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工作落实情况
2021年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集中攻坚年。在完成前两阶段(制订方案阶段和排查整治阶段)主要任务的基础上,通过部门主动推动落实、乡(镇)抓好属地落实、安委办综合督促的形式,推动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新进展。2021年集中攻坚阶段,全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共排查出重大火灾隐患2条,现已完成整改,整改率达100;排查出一般安全隐患664条,已整改663条,整改率达99.85%;各行业领域先后成立24个检查组,开展督导检查95次;涉及检查单位234家,发现督导问题200条;实施行政处罚10次,罚款金额共计33.8万元。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持续深化。
(三)安全监管执法情况
深入推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截止今年1至12月,全县应急管理系统共开展执法检查90次,发现非煤、工贸行业安全隐患249条,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隐患158条,共计407条,现已完成整改,整改率达100%;案件总数9起,监督检查行政处罚7起,上交国库31.8万元。分别是非煤矿山企业1件处罚30万元,工贸行业木材加工企业5件处罚1.5万元,工贸行业混凝土绞拌企业1件处罚0.3万元;完成2021年度执法检查计划97%。
(四)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非煤矿山方面:严格落实停产矿山安全管控措施。如:井口是否封堵或设置栅栏、是否相应的警示标牌标识,生产用电是否切除,是否安排专人应急值守等。危险化学品方面: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等环节安全监管责任得到有效落实。烟花爆竹监管方面:推广独立烟花爆竹零售店,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经营,充分发挥市安委办统筹协调作用,持续推进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消防、旅游、燃气、城市安全、冶金、建材、危化等行业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五)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新修订《安全生产法》培训。2021年8月31日,举办了“2021年最新修订《安全生产法》宣贯培训班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培训班”。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交安中心、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员共156人参加培训。年内组织干部职工业务培训2期40余人;组织全局干部职工(24人)参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知识网络竞赛;领导干部在线学习8人;2021年全国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轮训网上专题培训班3期48人次。二是深入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共组织开展18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产品)3万余份,开展知识讲座10次,播放宣传片12次,设立咨询台20个,张贴、悬挂安全标语和横幅39条,摆放宣传展板128个,受教育人数6.2万余人次。三是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共报送信息63条,采用23条。(其中:省级1条;市级16条,县级4条,采用率达33.87%)四是积极参与县级申报省级文明城市各项工作。认真组织网报各项材料的编撰工作,按时完成报送任务;积极宣传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社会志愿各项服务活动(卫生整治、科技宣传、文明交通)等活动共计20余次,参与活动人次达100余人次;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工作进家庭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00余份,受教育人次200余人次,为全县申报省级文明城市积极贡献力量。
三、自然灾害重点工作及成效
(一)综合防灾减灾。扎实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按照国家、省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安排,于2020年12月30日成立了普查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应急管理局。具体开展工作如下:一是经费测算情况,根据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要求,将西盟县风险普查经费请示上报县人民政府,未批复。二是应急管理系统清查工作已于2021年8月15日完成,并上报至国普查办。三是应急管理系统调查工作已完成并上报至省普查办。四是统筹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地震应急准备、防汛抗洪等工作。
(二)物资储备。目前建有县级物资储备库1个,储备帐篷752顶,棉被5895床,毛毯19床,棉衣976件,手电筒218把,小喇叭20个,彩条布200条,迷彩服44套,睡袋337个,衣服600件,折叠床1985张,救灾背包20个,手套26双,应急灯125盏,发电机10台,棉手套228双,棉帽228顶,锥桶73个,围栏杆1600个,警示带84盒,海绵垫1000个,碗柜18个,高低床3张,太阳伞1顶,雨衣100件,蚊帐26笼,雨鞋80双,躺椅10张,反光背心3860件,锄头18把,镰刀117把,长刀117把,斧头108把,铁铲34把,枕头128个,床单300条,防暴叉20把,甩棍35根,太阳能灯3盏(包括省级代储物资);联防所物资195件。
(三)物资保障。今年1至12月共发放应急救灾物资:帐篷695顶,棉被2443床,棉衣2459件,折叠床363张,迷彩服56套,强光手电筒269把,雨鞋620双,雨衣700件,应急灯418盏,发电机24台,棉手套572双,棉帽572顶,对讲机112台,锥桶1927个,刺铁丝411捆,警示带416盒,警示杆254个,高低床458张,碗柜32个,太阳伞699顶, 蚊帐474笼,躺椅290张,反光背心6140件,锄头432把,长刀108把,镰刀108把,斧头142把,铁铲216把,脸盆1017个,凳子894个,枕头715个,挂钩370个,蚊香540盒,防暴叉180个,太阳能灯497盏,甩棍65个,联防所物资8146件,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生活救助。一是2019年至2021年中央自然灾害资金共下达555万元,用于帮助解决2万余人受灾群众的饮水、口粮、衣被取暖等实际需求补助。二是省级补助资金共下达50万元,用于7个乡(镇)受灾群众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旱灾救助等。三是根据普洱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分配冬春救助救灾物资的通知普应急〔2020〕114号文件要求,分配我县的救灾物资棉被670床,棉大衣300件,毛巾被400床,衣服700件。目前,该物资已按相关要求分配到各乡(镇),要求各乡(镇)公开、公平、公正、精准的管好用好该批冬春救助救灾物资,做好2019年至2021年冬春救助工作。
(五)应急值守。认真落实24小时领导干部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值班战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及时研判安全风险形势,确保发生险情时做到第一时间响应,有序有力有效应对应急事件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机关作风建设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通过集中学习、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等方式扎实做好局机关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确保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深处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防,在诱惑面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虚谨慎、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推动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建设。2021年,局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局班子成员与分管股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年内组织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2次,支部集中开展主题党日12次,召开党员大会5次,传达学习重点内容、研究重大事项,通报支部工作情况;召开支部委员会12次,上党课4次,集体研究讨论,安排重点工作。今年4月1日,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到老县城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暨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活动。6月10日,组织党员干部到扶贫挂钩点翁嘎科镇班岳村开展“为民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7月1日组织党员干部到中课班箐“拉勐纪念碑”开展“庆七一、讲党史”活动,聆听西盟革命历史、参观红色革命基地、重温入党誓词等系列党性教育活动。10月22日,召开“惜岗位、转作风、争先进”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县委会议精神,推进机关党建“质效双升”,推动全体干部职工转变作风、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五、存在的问题
目前,县应急管理工作形势总体趋好,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在应急管理上的资金投入能力不足,在防范应对较大以上事故灾害的能力较为有限。一是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始终是全县安全工作的头号问题,加之去年以来边境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减量控大”与疫情防控工作双统筹时,交管工作压力倍增。二是管理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急需在应急队伍能力和应急装备水平上进行提升。三是应急物资储备有限,应急物资仓库容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四是个别乡(镇)和部门,对我县面临严峻的震情形势分析不足,对地震应急准备工作重点不突出,措施不具体,落实不到位。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绷紧安全这根弦,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狠抓源头、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务必做到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细之又细,坚决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要求落到实处,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不断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面开展汛期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改行动,狠抓交通、景区景点、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持续加强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冶金工贸、特种设备、农村房屋、地质灾害、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火等重点行业的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和隐患排查治理。扎实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三)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战。锚定“零事故”、“零死亡”目标,突出文化旅游、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矿山等重点领域,盯紧重点企业、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加大隐患问题排查治理和风险管控力度,动态更新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聚焦存量和增量两类风险,强力推进整改措施落地落实。
(四)提升防灾减灾和综合应急能力。认真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县域范围内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积极推进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压实防汛抢险责任,全面排查整改度汛风险隐患,备足防汛应急物资,组织全县防汛抗旱综合演练,全面提高防汛抗洪指挥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水平。
(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政策宣传力度,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着力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防灾抗灾救灾能力。
(六)完善应急预案和强化应急值守。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预案培训、应急救援演练。同时加强24小时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及时接处险情事故信息,准确研判、快速响应、有效处置,确保应急响应及时。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