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盟县1-7月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西盟县统计局贸易业 罗学彦
1-7月,西盟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43万元,同比增长10.2%,全市排名第8;7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55万元,同比增长8.1%。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按行业销售分,零售业、餐饮业增长相对滞缓。1-7月,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实现销售额12410万元,同比增长61.1%;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4305万元,同比增长14.9%;限额以上住宿企业实现营业额616万元,同比增长57.8%;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290万元,同比增长34.2%。
(二)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乡村市场同步恢复,但城乡之间仍有差距。城镇实现销售额32030.7万元,同比增长10.9%;乡村实现销售额5712万元,同比增长6.6%。乡村市场仍需不断振兴壮大,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三)按消费形态分,餐饮实现稳步增长,零售消费“外溢”造成市场分流,本地实体零售单位增长受限,商品零售增长缓慢。餐饮实现营业额6694.5万元,同比增长21.1%;商品零售实现零售额31048.2万元,同比增长8.1%。
二、存在困难及问题
(一)与本市其他县区相比,整体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今年以来,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总量较小,与其他县区相比,处于落后位置,体量占比全市最低,其原因主要是受制于人口基数和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地处边境线,城市化水平较低,市场狭小,开放程度不高,加之人口基数少,消费水平不高,与其他县区相比,整体消费水平差距明显。只有着力构筑区域经济特色,紧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县的整体消费水平。
(二)缺乏上规模市场,专业性市场较少。
与周边的县区市场相比,我县的专业市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是比较小的,目前我县分布在消费品综合销售、建材五金、农副产品销售等行业,基本只服务于本地居民消费,而我县目前仍没有上规模的综合交易市场。在市场的发展上我县无法与周边的成熟专业市场竞争,应结合自身区域特色,完善软硬件设施,加强宣传,有重点地扶持、培育一些特色产业市场。
(三)限额以上单位数量较少,产业层次有待提高。
全县共有限额上批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大个体)14家,整体比重较小,结构不合理,零售额的增长仍依赖粗放的个体户单位数量增长,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由于我县整体经济规模尚处于相对较小的水平,消费能力和需求不足。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力争商贸单位应统尽统。积极宣传市、县两级政府关于加快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把培育新增限额以上商贸单位作为消费品市场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充分利用税务、工商等部门数据,瞄准运营质量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及时组织申报纳入限额以上统计范围,切实做到应统尽统,为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加大创新力度,拓展消费新增长点。当前消费品市场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时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居民对优质、便捷、个性化的商品及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要把握好消费市场转型契机,加大创新力度,增加创新服务供给,加强服务业品牌建设,不断开拓潜在市场,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进一步促进传统消费市场提档升级。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不断培育新兴消费热点,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型展会、旅游节、美食节等活动来活跃市场,由此来带动住宿业、餐饮业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
(三)加大企业服务力度,确保限上企业稳定发展。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重点商贸企业的监测力度,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尤其是对销售出现下降的企业要进行帮扶指导,及时掌握企业经营和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着实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提振发展信心,确保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能够稳定良性发展。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