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六稳”,促“六保”,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县经济强劲复苏,稳增长态势持续向好,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60250万元,同比增长6.1%,增速全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201万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47206万元,同比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61843万元,同比增长4.8%。三次产业比重19.7:18.1:62.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2.1、3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2020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152万元,同比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36883万元;林业产值27049万元;牧业产值16365万元;渔业产值145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400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41580.2吨,其中夏粮4893.7吨、秋粮35695.5吨、早稻991吨。特色农业增长较好,其中橡胶增长4%,茶叶增长1.5%,甘蔗增长12%,水果增长77.9%,油料增长51%。
二、工业经济高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速增长。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840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7.1%,增速全市第一。
从产品产量上看,工业产品产量呈现四个增长:商品混凝土70726立方米,同比增长75.7%;白砂糖27670.9吨,同比增长 19.7%;酒精2194.4吨,同比增长33.8%;合成橡胶6286.9吨,同比增长17.6%。
三、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9.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9.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8.2%;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
四、消费市场降幅收窄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246.7万元,同比下降4.4%,增速全市第一。降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收窄10.1、6.5和5.5个百分点。
分城乡市场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5007.4万元,同比下降4.5%;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239.3万元,同比下降3.7%。
分消费形态看,实现餐饮收入11593.1万元,同比下降4.9%,实现商品零售53653.6万元,同比下降4.3%。
五、边境贸易大幅收窄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8647.7万元,同比下降3.8%,降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收窄91.8、75.7和48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完成2743.2万元,同比增长3.1%,进口完成5904.5万元,同比下降7%。
六、财政收入扭负为正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33万元,同比增长4.4%。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升45.5、14.7和7个百分点。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4214万元,同比增长3.1%。其中,公共安全支出增长69.7%,教育支出增长33.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0.8%、城乡社区支出84.2%、科学技术增长5.2%。
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双增长
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2850万元,同比增长5.6%;各项贷款余额158527万元,同比增长12.9%。
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20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82元,同比增长7.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65元,同比增长3.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36元,同比增长8.3%,增速全市第三。
总的来看,2020年,我县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复工达产精准有序,市场信心不断增强,有利因素逐步增多,全县经济强劲复苏,“十三五”圆满收官。但同时应看到,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2021年,全县上下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