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 西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八年二月十五日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重点 项目建设县长现场办公会议纪要 2008年2月14日,县人民政府县长魏艺红、副县长唐耀、苏其宁、杨国华率县政府办、财政局、农业局、水务局、教育局、交通局、文体局、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到力所乡、勐卡镇、勐梭镇召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重点项目建设县长现场办公会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现将会议的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一、与会人员先后调研了力所乡南亢村付倮一组、二组2006年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力所乡力所村阿佤莱民族文化生态村、勐卡镇西盟村一组“6·3”地震民房恢复重建点、勐卡镇文化场广、勐卡镇小学、勐梭镇河道治理工程等新农村试点村及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针对各自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资金上作了以下安排: (一)从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力所乡南亢村村容村貌整治资金25万元。 (二)从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力所乡土地村公路建设资金136万元。 (三)从上海对口帮扶资金中安排24万元,用于力所乡力所村阿佤莱民族文化生态村的篮球场、文化室、寨门等工程建设。要求力所乡与县建设局、文体局等有关部门积极协调沟通,认真规划,将阿佤莱民族文化生态村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打造。 (四)从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勐卡镇西盟村一组村容村貌整治资金25万元,由勐卡镇根据轻重缓急,优先用于村庄道路、厕所、垃圾池等公益基础设施建设。 (五)从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勐卡镇小学建设资金40万元。 二、魏艺红县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重点项目建设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要求县、乡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认真落实“六个到位”:一是宣传到位。要通过加大宣传,让广大农村群众理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着力引导农民和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二是规划到位。要做到立足长远,长短结合;三是措施到位。要通过建立和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投入保障机制、工作协调机制、监督检查机制、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落实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项目到位。要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五是帮建到位。要进一步创新各部门挂钩扶贫乡、村工作机制,加大项目和资金的整合力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六是指导到位。要根据各村组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实际效果。 (二)在勐卡镇文化场广项目建设上,要求勐卡镇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沟通,尽快制定奔牛雕塑、大门、厕所等设施的设计方案和绿化方案,审核批准后加紧实施。 (三)在勐卡镇城标修缮方面,要求县建设局牵头,县民宗局配合,根据突出特色、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制定1—2个修缮方案提供参考,待审核批准后组织修缮。 (四)在勐梭镇东归河段河道治理工程(包括建设2座公路桥)建设方面,要求河道治理工程要与二中搬迁建设工程相协调,河道、桥涵的设计、施工上首先要考虑确保学生的安全,其次要美观,同时要做好河道两旁和校园的绿化、美化规划,努力为学校师生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要求县二中搬迁办公室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进一步修改完善工程设计和实施方案,于今年4月中旬以前完成河道治理工程,5月中旬以前完成2座公路桥建设并通过验收。 (五)在勐梭镇党政办公楼建设上,要求县建设局协助勐梭镇按照上级有关楼堂馆所建设的相关规定,按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六)要求以上重点项目和工程的实施部门和乡(镇)按要求尽快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于3月15日以前报县人民政府研究。 参加会议人员:魏艺红、唐耀、苏其宁、杨国华、陈异罡、蓝柯、陈美玲、王建华、罗军、陈云峰、魏志明、李华新、李鹏程、岩京、李萍、赵志宏、周云、陈云芝、刘庆华、周昆、张文良、柳惠兰、史剑 会议记录人员:蓝柯
出处:政府办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