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盟佤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2022年工作
总结及2023年工作重点
一年来,西盟县林业和草原局的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建设现代林业的构思,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和努力建设“绿色西盟、生态家园、活力佤山、和谐边陲”的目标要求,加强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促进林草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现将我局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林业产值相对增加
2022年第四季度的林业和草原综合产值预计75499万元,比去年同期66799万元增加8700万元,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预计60280万元,比去年同期55514万元增加4766万元,增长8.6%;第二产业预计10554万元,比去年同期7170万元增加3384万元,增长47.2%;第三产业预计3112万元,比去年同期2562增加550万元,增长21.5%;草原产值1553万元。
(二)林木种苗管理工作
2022年主要造林树种育苗总面积30亩。其中旱冬瓜5亩,实际出圃苗木4.75万株;杉木育苗面积15亩,实际出圃苗木7.38万株;西南桦育苗面积2亩,实际出圃苗木18.1万株;桉树组培苗面积8亩,实际出圃42.7万株。
(三)绿化造林工作稳步开展
1.营林造林和项目筹划工作
(1)根据上级要求完成2017年至2020年新一退耕还林上图工作共9000亩,2021年乔木林项目3000亩。并完成2016-2020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地块数据与国土“三调”数据的比对工作,其中:退耕还林9000亩,退耕还草8400亩。
(2)不断加强对历年项目资金兑现情况的跟踪、督查,完成对2018年至2021年陡坡地生态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完善退耕还林项目一卡通兑现情况信息统计、上报、材料收集。
(3)完成在新厂镇永广村实施的木本油料核桃改造管护项目(7372株),涉及永广村2个村民小组,农户240户843人。项目实施通过竞争性谈判委托有资质有技术的第三方实施,使用市级植被恢复费72.152万元。经2022年1月市、县、乡、村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木本油料核桃改造管护项目进行终验合格并当场移交当地村委会进行管护。
(4)植被恢复易地造林项目。因瑞孟高速公路建设、娜妥坝工业园区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需要征占用林地面积大幅增加,为保住生态红线,共核实植被恢复易地造林地块5000余亩,现已采用4500余亩。
(5)为不断增加国土绿化面积,完成2022年城镇义务植树6000株,农村义务植树35000株,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
(6)根据《西盟县关于下达2022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纳入县级统筹整合部分)的通知》(西财整合〔2022〕27号),西盟县2022年度南亢村苗圃培育基地建设项目资金330万元,改造提升标准化苗圃园一个,规划面积89.4亩,具体建设内容:建设阳光板大棚2栋1250平方米;新建电网改造,安装变压器1台200千瓦;实施苗圃园灌溉系统建设,安装PE管网,灌溉面积50亩;实施苗圃园遮阳网建设,安装遮阳网架,建设面积30亩;苗圃园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
(7)西盟县2022年在代格拉村澳洲坚果高产节能灌溉项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资金390万元,在新厂镇代格拉村一组、二组、三组、八组建设高产节能灌溉系统,由灌溉首部系统、田间主管网、田间毛管网三部分组成,实施面积2000亩。项目覆盖1个乡1个村4个组,项目区涉及总户数307户1353人。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
(8)设立林向群专家基层工作站,目前各项工作有序开
展,正在进行种质资源收集与繁育。
2.造林绿化空间规划调查评估工作
2022年下发我县造林绿化空间规划调查评估图斑3120个,省级补充图斑8个,经叠加分析后,图斑数3585个,其中:内业评估图斑数3422个,外业评估图斑数163个。目前外业图斑举证工作已完成163个,内业举证工作正在进行中。
3.草原基况调查工作
2021年我县共涉及草原基况监测图斑1288个,样地调查4个,面积650公顷,分布在全县5镇两乡的36个村。根据《云南省草原基况监测操作细则》的技术要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完成内业数据比对工作,截止2022年5月31日共完成外业调查1020个草斑,520公顷,完成率80%。
4.草原变化图斑核查工作
2022年共下发我县判读图斑23个图斑,面积19.23907公顷。经逐小班进行现地核实,全县判读图斑23个,面积19.23907公顷,经现地核实地类:均不属于草地,常年耕地19个,面积17.254901公顷;其中:持有土地承包证11个,面积13.037519公顷,灌木林地1个,面积0.388309公顷,持有林权证;园地1个,面积0.98653公顷,建设用地1个,面积0.609332公顷。经现地核实,共有无变化图斑23个,均为合理利用,不存在违法使用。
(四)全面加强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1.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与各乡(镇)林业服务中心签订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书7份,与涉林企业签订木材生产安全责任书7份,与林木采伐单位签订林木采伐更新造林承诺书和林木采伐安全生产责任书共282份,其中:林木采伐单位签订林木采伐更新造林承诺书141份,林木采伐安全生产责任书141份。
2.使用林地调查及转报工作。2022年完成林地报批19件,面积352.8948公顷。其中:永久使用林地13件,面积274.8987公顷,含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2件,面积98.2028公顷;临时使用林地6件,面积77.9961公顷。
3.林木采伐和木材生产工作及年森林采伐限额使用情况
(1)林木采伐和木材生产工作情况。为确保西盟县木材加工企业得到充足的原料供应,根据西盟县4个木材加企业对木材原料的需求,局森林资源管理股受理、发证、办结林木采伐许可申请报件220份,采伐面1484.2096积顷,采伐蓄积13.2967万立方米,林木出材6.7809万立方米。根据以上数据显示,西盟县对4个木材生产企业原料供应是充足的。
(2)年森林采伐限额使用情况。 西盟县“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23.66万立方米,其中:商品林采伐限额22.09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采伐限额1.57万立方米。商品林采伐限额22.09万立方米,已使用13.2967万立方米,剩余8.7933万立方米。已使用限额主要是商品林采伐限额部分,由于公益林采伐限额部分主要是各种抚育采伐限额,未使用。
4.图斑核查情况
1.省级第一期遥感即时监测图斑核查工作。省级下发143个图斑,下发面积205.4689公顷,已核实完成,通过省级审查,未涉及违法。
2.国家森林督查图斑核查工作。国家下发237个图斑,下发面积622.6549公顷,核实细斑357个,核实面积622.6549公顷,已核实完成,已经省级审查通过。涉及疑似违法图斑27个,面积9.9887公顷,已通过市级、省级逻辑检查,完成森林督查暨林政执法管理系统的录入工作。疑似违法图斑已移送局综合执法大队。
3.集中查处整治破坏林草生态案件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
国家下发2018年至2021年及专项行动图斑共215个,面积242.0879公顷。已整改完善215个,完成整改率100%。
4.省级第二期遥感即时监测工作。省级下发第二期遥感即时监测图斑177个。其中:林地165个,草地10个,湿地2个。图斑已下发各乡镇林业服务中心。目前已完成内外业核实工作,未完成数据录入工作(云南省林草资源预警监测平台未开通,无法录入)。
(五)圆满完成森林防火工作任务
2022年通过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全县各族人民、干部群众以及广大林草职工的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要求森林草原防灭火各项目标任务。今年我县有1起卫星热点(翁嘎科龙坎橡胶队小学组织清扫卫生焚烧垃圾),无森林火灾发生。
1.及时召开会议和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我县于2021年12月31日召开了全县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电视电话视频会议,主会场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县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全体成员单位、防火股及龙潭保护管理所共35人参加;分会场由乡(镇)主要领导、分管林业副乡(镇)长及林业服务中心、各中心、站(所)负责人、各村书记、主任参会共计149人;紧接着各乡(镇)、各村民委员会也相继召开了工作部署会议,共召集411场次,参会人员达25102人次,并就认真做好2022年度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利用QQ群及微信群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共建林业和草原局群、西盟森林草原防火群、乡(镇)林业工作群、村组干部群等60个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早准备、早就位、早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积极组织全县森林草原防火专(兼)职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县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召开全县森林草原防火业务培训1期共计培训人员36人次;县防火股组织县级森林草原防火专业扑火队培训5期187人次;乡(镇)政府、林业服务中心、保护区管理所组织村组干部、骨干、村级义务扑火队员、公益林管护员有关人员培训45期2780人,培训工作全面覆盖,取得显著实效。
3.签订各类责任状(书)、协议。按照政府负总责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三线责任状”和“四个责任人”。2022年全县各级签订了各类责任状26577份,县在重点地区设立防火临时检查站(卡)457个(次),对进入林区人员实名登记11618人次。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做到了全覆盖。
4.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按照《普洱市2021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宣传实施方案》要求,县森防指制定了年度宣传实施方案,严格按“宣传月”、“宣传周”的相关要求,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林区、社区、学校,开展宣传。全县各级各种会议宣传413场25102人次,出动森林草原防火宣传车78台次。二是县人民政府、县森防指挥部及时转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命令》、《云南省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通告》、《普洱市人民政府森林高火险期通告》,结合我县防火工作实际,及时发布了《西盟县2022年森林高火险期通告》,并将命令、各级通告发到各乡(镇)、各村委会、学校、集市粘贴,利用组组通广播广泛宣传。三是重点林区及交通要道设立固定森林草原防火宣传牌202块,共发放《西盟佤族自治县森林草原防火户主通知书》3.25万份,宣传标语3万份、五色彩旗300套(1500面),各乡(镇)、保护区配发宣传小喇叭60个,粘贴各种通告、省长令、森林火灾保险宣传单2400份,发放宣传杯子40个、各种手册1500本,悬挂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横幅500条;移动公司发送森林草原防火宣传短信24000条;四是在森林草原防火期,县广播电台固定时间播放宣传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393期次,播放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命令、西盟县2022年森林高火险期通告各183期次;用“汉、佤”双语在综合栏目《佤山走廊》、《司岗里》播放宣传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122期次。电视台播放森林草原防灭火公告每天3次,共计456期次;播放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视频宣传每天3次共计456期次。五是各中小学校认真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主题班会、电子显示屏、黑板报、征文、致家长公开信和标语等系列活动;主题班会课237课时,出黑板报237期,设立宣传栏32个、展出警示教育图片307张;森林草原防灭火作文523篇;致家长一封信12000份;粘贴、悬挂标语32条;全县7000余名师生得到了学习教育。
5.加强应急准备,及时扑救森林火灾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认真按照云政发〔2010〕37号文件精神,组建1支30人的县级专业扑火队,常年集中食宿,为快速扑灭初发火提供了队伍保障。充实完善乡(镇)机关、村级应急扑火队建设共组建54支630人应急扑火队伍,村级义务扑火队36支1080人。二是完善应急预案。三是加强防扑火物资储备。四是科学处置森林火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6.多渠道筹集防火资金,保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 。今年,我县共到位省、市、县森林草原防火经费88.2万元,到位经费已下拨每乡(镇)2万元防火经费;西盟县实施专业扑火队能力建设28万元。已经完成采购。
(六)积极组织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实施工作
1.生态公益林开展情况。2022年西盟县纳入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总面积为390400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94400亩,省级公益林196000亩)。涉及5镇2乡,聘用森林资源管护员129人(其中保护区27人),签订禁限伐协议271份,责任状14份(国家级8份,省级6份),A合同8份,管护B合同129份。
2.2022年生态护林员工作开展情况。上级下达2022年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选聘资金26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80万元、省级财政182万元),我县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积极开展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中,补助标准为8000元/人.年,聘用生态护林员327名。
3.资金下达情况。根据(普财资环〔2021〕139号)下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16.64万元(其中:补偿费89万元,管护费127.64万元),(普财资环〔2022〕85号)下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72.6万元(其中:补偿费170.3万元,管护费102.3万元)。截至2022年10月10日,发放2021年国家级公益林资金资235.516万元(补偿费89万元,管护费146.516万元),县级统筹部分结余2.564万元;省级公益林资金共发放261.149万元(补偿费166.179万元,管护费94.97万元),勐梭镇补偿费结余4.121万元,县级统筹部分结余7.33万元。发放2022年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费28.634万元,补偿费1.588万元;发放省级公益林管护费5.728万元,补偿费尚未兑付。
(七)天然林停伐工作开展情况
天然林停伐面积335407亩,其中,国有林33985亩,集体和个人林地301422亩。涉及7个乡(镇)聘用99名管护员。合计为473.27万元(其中:集体和个人补偿资金301.42万;管护员劳务费118.8万元)由县财政下拨到各乡镇,剩余53.05万做为县级统筹资金支出。截止2022年10月10日,天然林停伐补助资金共兑现49.5356万元(其中:管护费兑现49.3016万元,补偿费兑现0.234万元)。
(八)认真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全力保障森林生态平衡
1.加强检疫工作,保障森林健康。检疫木材1.6838万立方米,苗圃122亩,苗木197万株,花卉103万株,复检苗木2.42万株,花卉17.1177万株。确保造林苗木安全和造林的正常开展,保护我县生态建设成果。
2.开展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调查工作,及时进行防治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工作,通过普查,我县没有发现不明原因枯死的松木;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有序开展。经现地踏查未发现鼠害、病害。草原虫害主要有黑腿星翅蝗、红翅瘤蝗、黑翅痂蝗、油葫芦、长额负蝗等种类共11种,标本鉴定5种。草原毒害草主要有肿柄菊、小蓬草、紫茎泽兰3种;以薇甘菊、云斑天牛监测防治为重点,开展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监测薇甘菊、云斑天牛面积123万亩,防治薇甘菊0.55万亩、云斑天牛0.1万亩。通过防治,保护我县森林资源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稳步发展。
(九)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改革及后续工作
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246份;上传行政许可双公示452件;完成抵押注销业务2件;协助县人民法院林权查询,开出林权查询结果回复材料53份;协助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林权证遗失补办业务,开出林权证明4份。全年发放植物检疫证478份;做好和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林权业务对接工作:林权制度改革以后的所有林权业务档案及林权制度改革的矢量数据(县林权数据)的对接。接受林业的有关问题咨询共90件。
(十)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1.宣传方面。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400多份。与餐馆、饭店等餐饮业签订《禁止贩卖、食用野生动物责任书》48份,与各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行动(即2022清风行动)1次,宣传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政策9场次,发放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宣传单4800多份,通过开展宣传工作,使广大市民清楚保护区界线,保障了保护区范围不遭受侵占和蚕食。
2.加大巡护管理保护力度。在保护区周边开展巡查8次,维护好97个保护区界桩和7块宣传牌。护林员巡山护林1500多人次,交回巡山记录80份,巡山日志477份,巡护里程达11200多公里。
3.加快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勐卡镇辖区与国有林场合建三佛祖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站一处,目前项目已竣工正在组织相关验收材料,正在申报新建森林资源管护站2处,分别为:勐梭龙潭保护区糯扩片区森林资源管护站和翁嘎科大黄山森林资源管护站,申报项目已获得省级批复。
(十一)加快国有林场建设
1.苗木基地建设情况。育苗基地面积44.8亩。围绕国家和省市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相关规定,结合西盟县实际,苗圃地主要生产种类有西南桦、杉木、旱冬瓜、桉树、魔芋等80万株,年产值40万元。
2.原料林基地建设工作。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林浆纸·林板家居一体化”项目建设。2021年12月2日西盟县国有林场与普洱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普洱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原料林基地建设合作协议》,整合西盟县岳宋乡曼亨村6196亩,西盟县勐卡镇娜妥坝社区6681亩国有林交由普洱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原料林基地建设。
3.西盟县国有林场管护用房建设项目3个,西盟县勐卡镇(原林场旧址)建设资金3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万元,地方配套5万元;西盟县力所乡南亢村(原苗圃地),预计建设资金2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万元,地方配套5万元,不足部分由市、县级统筹资金解决,已竣工验收。加固改造西盟县中课镇国有林管护站加固改造建设项目。预计建设资金2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万元,地方配套5万元,不足部分由地方统筹解决,现已开工建设。
(十二)做深做实林长制工作
1.建立领导机构。完成县、乡(镇)二级成立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林长制领导小组8个,明确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职责,县级总林长2名,林长9名,乡(镇)总林长14名,乡(镇)林长44名,村级林长199名,组级林长396名,网格护林员557名。同时,已设立县级、乡(镇)级林长制办公室8个。
2.制定《西盟佤族自治县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意见》(西室字〔2021〕13号)和《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西办发〔2021〕25号);乡(镇)、村、组已制定出台《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工作方案》、《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工作计划》,全县7个乡(镇)36个村396个村民小组都成立林长名单及责任区划分,并已逐级报备。已建立县、乡(镇)、村(社区)、村民小组4级林长体系。同时已拟定出各种工作制度,为林长制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3.划定林长责任区。结合我县实际,已分级划定各级总林长、林长和网格员(护林员)责任区域。
4.列出三张清单。根据省、市林长制建设要求,立足西盟县实际,对森林草原湿地保护管理、生态修复、灾害防控、产业发展、深化改革、基层基础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找准制约和影响西盟县林草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重大风险和重点任务清单。
5.宣传工作。开展宣传16场次,并在各乡(镇)微信公众号发布周知,共开展22场次县乡(镇)级林长制专题宣传活动,粘贴42条标语,发放宣传单5500张,县林草微信平台转发宣传信息6条,并设置林长制宣传专栏。为助推林长制工作众所周知,让林长制工作家喻户晓,增进广大林农群众了解、支持参与林长制工作。
(十三)林政执法案件完成情况
一年来全县共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52起,移送刑事案件3起。其中非法猎捕野生动物2起,没收野生动物5只(死体);滥伐林木1起,擅自开垦林地6起,擅自改变林地用途43起;总罚没款217万元。到各乡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584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20份,共出动车辆2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62人次,其中森林公安出动车辆4台次,出动执法人员21人次。
(十四)继续深入挂钩联系点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抽调工作队员6名,抽调新厂镇代格拉村第一书记1名,勐卡镇娜妥坝社区工作队员2名,勐梭镇勐梭村工作队员1名,抽调新厂镇代格拉村三组第一书记1名,抽调岳宋乡班村橡胶二队第一书记1名。为进一步落实“双挂”联系机制工作,再精准识别的“三类对象”,进一步 调整完善“双挂”帮扶关系,局9名干部职工挂钩“三类对象”农户16户38人,工作中采取“一帮一”“一帮几”“支部帮”等形式进行结对帮扶。
(十五)接受人大及政协的监督,认真做好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
2022年我局收到人大代表建议6件,政协代表提案1件。我局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代表提案办理工作,2022年6月6日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安排部署,根据建议、提案内容,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和责任股室,并提出明确的办理期限和办理要求,建议提案已10月5日全部办理完成,办理率达100%。
(十六)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推进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对用电安全、消防设施、办公区域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以防范重大事故为重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全方位开展各类事故隐患的自查自纠。在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到位。今年来检查涉林企业6家,安全排查4次,排查出一般安全隐患4处,现场整改4处。根据(西应急函〔2022〕8号)文件精神,在2022年4月13日-22日由县委、县政府领导牵头,县安委会有关单位和聘请普洱市有关领域安全生产专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中查出西盟鑫森木业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安全隐患58条,整改和措施56条。经县应急局、县消防救援大队核实,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隐患判定标示,认定西盟鑫森木业有限公司、西盟天云木材加工厂、西盟联兴木业有限公司、西盟景西木材加工厂等4户企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风险。其中:西盟县联兴木业有限公司因当前生产需要无法拆除整改,联兴木业有限公司已承诺11月整改完毕。
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力抓好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力抓好党建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机关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党内法规制度。一年来,党组会议研究党建工作4次,召开党建工作部署会4次,开展主题党日12次,支部党员大会4次,支委会12次,领导干部讲党课4堂,组织收看云岭先锋夜校节目7期。
(二)突出深化标本兼治,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压实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努力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理念。党组专题研究党风廉政会议2次,召开干部职工党风廉政工作会议2次,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2次,开展集体廉政谈话2次,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16份。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时代主旋律
教育引导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组专题研究宣传思想工作会议2次,召开干部职工宣传思想工作会议2次。
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有序推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盟县林业和草原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抽调22名工作队员到边境一线守边工作,深入农户家中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户户清”及动态管理等工作,慰问突击队员共购买物资折合人民币26000元,扎实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400多份。与餐馆、饭店等餐饮业签订《禁止贩卖、食用野生动物责任书》48份,与各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行动(即2022清风行动)1次,重点开展打击非法破坏、猎捕、售卖、利用野生动植物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破坏野生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组织保护区护林员开展日常巡护监测,出动各类巡护巡查人员(含护林员)980多人次,出动车辆(含护林员个人摩托车)196辆次,巡护野生动物野外栖息地36处。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县编制委员会虽然批准我局内设机构3个,核准行政编制7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其他3名,目前,内设机构工作主要由局上调配事业人员兼职,工作量大,无法满足内设机构基本工作要求。
(二)我县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9%,林农、林牧、林蔗纵横交错,交通不便,给森林草原防灭火带来了一定困难。随着林区的开发利用,林区作业、流动人员增多,管理难度加大,已成为新形势下引发森林火灾的一大隐患。
(三)造林小班零星分散,技术人员少,开展规划、设计工作难度大,县级技术人员对坚果种植技术掌握少,对造林群众的技术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木本油料提质增效项目涉及点多面广、地块分散,工作量大,项目监管督导、技术指导、跟踪管理难度大,影响工作成效。
(五)保护区周边民众随意进入自然保护区内砍柴、拾菌、采摘野菜等活动偶有发生,眼前利益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决心,把保护与发展对立起来,存在建立自然保护区会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误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畏难和消极抵触情绪。
五、2023年工作计划
(一)做好2023年各项营造林项目筹备,并做好造林项目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
(二)开展云南省林长制改革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完备的林长制组织体系、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明确的责任体系,树立林长公示牌,确保到2023年底建立较为完善的林长制。
(三)加强资源林政管理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征占用审核申报、毁林种茶、森林核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严防松材线虫病、椰心叶甲、薇甘菊等重大危险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入或扩散蔓延等工作。
(四)持续推进现代林产业工作。
(五)配合各乡(镇)做好公益林、天然林管护人员及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六)深入挂钩联系点开展乡村振兴及精准脱贫工作。
(七)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西盟县林业和草原局
2022年10月20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