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县茶特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及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决策,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及安排,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做优做强茶叶、橡胶、咖啡产业为目标,以茶农、胶农、咖农增收为核心,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工程高质量起好步、稳推进,全力以赴推动全县茶叶、橡胶、咖啡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茶叶产业工作开展情况 1.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县茶园面积5.3万亩,采摘面积5.2万亩。上半年,完成干茶产量1534吨,比去年同期增25%,综合产值20741.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21.6%(其中:农业产值6442.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21.9%;工业产值 141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16.6%;第三产值12885.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21.9%)。 2.茶叶新植和提质增效项目推进情况。一是指导完成新植茶叶面积221亩(其中南亢村82亩,代格拉村139亩);二是指导完成力所乡南亢村茶叶提质增效460亩。 3.加大绿色、有机认证力度,逐步做大做强有机茶产业。一是绿色有机茶园、茶产品认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第一,全县累计取得有机茶园(含有机转换)认证面积3998亩。其中:取得有机茶园认证证书的茶企业有4家,认证面积3008亩;取得有机茶园转换证证书的茶企业有2家,转换面积990亩,预计今年7月份取得有机认证证书。第二,全县取得绿色、有机产品7个。全县现已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有2家(其中:云天高山有机茶厂的萱枝红、佤枝红2个产品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西盟商烟街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晒青、烘青、红茶3个产品取得了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有1家(西盟佤山云雾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佤山云雾绿茶、红茶2个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证书),认证面积1762亩。二是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决策部署,通过开展有机茶园认证工作的宣传动员,目前已有2家茶企业启动有机茶园认证工作,认证面积1500亩左右。三是积极开展“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今年1月,我县莫窝茶厂、西盟商烟街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西盟边发山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茶企业被省级认定“绿色食品牌”县级产业基地。 4.加大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茶农种植和管理水平。上半年,县茶特中心到力所乡图地村、新厂镇永广村开展了2期幼龄茶树定型修剪技术培训,参训人数70余人;到力所乡南亢村和新厂镇代格拉村开展了2期茶叶种植培训,参训人数达80余人。通过培训,不断提升茶农的茶园管理水平和茶农整体素质,提高产量、产值,增加茶农收入。 5.产品加工能力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一是西盟县共有茶叶初加工厂53家(其中:建成了21个标准茶叶初加工厂),有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27个。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茶叶初加工厂,实现了只要有茶园覆盖的乡村,基本建有茶叶初加工厂,不仅方便了群众及时加工茶叶产品,还改善了西盟县茶叶农产品加工环境,淘汰了落后的加工设备,购置安装了一批先进加工设备,提高了茶叶加工能力和产品品质。二是全县茶产品种类不断多样化。随着市场需求、企业加工技术及理念的提升,今年以来,我县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如:莫窝茶厂的老株白茶、老株红茶、晒青茶,西盟腾临红茶业有限公司的“菩洱红”品牌茶产品系列金针、金蕊、野生古树红茶,商烟街茶厂的“佤韵”品牌的普洱生茶、熟茶、红茶、绿茶、白茶、晒青茶等产品,茶产品也开发出了茶坨、茶砖、茶饼、巧克力唱片、桶装等新的包装形式,多样化的茶产品满足了多样的消费需求,并在线上、线下推广销售,已有了一定的消费群体。三是西盟啊帅茶叶加工厂已列为2021年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建设试点项目,计划投入300万元,对西盟啊帅茶叶加工厂房进行改扩建,并购置、更换先进茶叶生产设备。现正在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加紧项目招投标工作。 6.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成效明显。目前全县使用清洁能源加工的企业有21家(其中,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的有20家,使用电能加工的有1家),占全县53家茶企业的39.62%。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不仅节能、减排、环保,不污染大气和环境,还在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的同时,也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7.宣传动员企业参加各项茶事活动。宣传动员茶企业积极参加省内外各项茶事活动,展示销售我县的茶产品,在扩大视野、广交客商的同时,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 (二)橡胶产业工作开展情况 1.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县橡胶种植面积22万亩,开割面积16万亩。上半年,完成干胶产量3216.12吨,较上年同期2197.54吨增加1018.53吨,同比增长46.3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2400吨的26%;实现农业总产值3706.72万元,较上年同期1842.70万元增加1864.02万元,同比增长101.16%。 2.继续做好重点项目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组成项目评审专家组,对乡(镇)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并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核实项目用地和实施地点,认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客观评估项目绩效以及预期成果。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做好岳宋乡5000亩低产胶园提质增效项目工作的技术指导服务。 3.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实现全覆盖。经与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对接确定,2021年全县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干胶指标为11600吨(折合成面积23.2万亩),其中:五矿期货3500吨(折合成面积70000亩),国泰君安期货3500吨(折合成面积70000亩)、中粮期货3300吨(折合成面积66000亩)、广州期货1300吨(折合成面积26000亩)。保险费总计1020.58万元(其中:期货公司承担918.52万元,占保险费总额的90%;农户承担102.06万元,占保险费总额的10%),参保农户6160户。目前已完成投保农户基础信息收集登记、造册和保费收缴工作。 4.稳步推进老胶园更新,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良种化率。因地制宜更新胶园,选择最适宜本地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速生、高产的品种,逐步优化种植品种,提高良种化率。上半年,完成了老胶园砍伐1000亩,更新定植111亩。 (三)咖啡产业工作开展情况 1.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县咖啡种植面积4951亩,采摘面积4951亩。2020/2021年度采季,累计生产咖啡(豆)320吨,同比减24.9%;农业产值576万元,同比减3.4%。 2.加强咖啡园地管理,指导做好项目实施工作。一是跟进督促企业及咖农做好咖啡园产后追肥、除草、修枝等管理工作;二是指导力所乡262亩咖啡新植和2500亩咖啡提质增效项目技术指导服务。 3.咖啡保险工作落实情况。2021年,全县咖啡种植保险参保企业1户,投保面积703亩,共计保费15817.5元(其中:省级承担4745.25元、市级承担2372.63元、县级承担5536.13元、企业承担3163.5元),相关材料已上报县财政局。 4.强化咖啡加工废水达标排放,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宣传;二是优化加工工艺,积极推广咖啡干法加工、半湿法加工等加工工艺,控制或减少加工用水总量;三是要求咖啡初加工企业建立与加工用水相匹配的沉淀池,进行废水沉淀进化水质处理,严禁直接排放。目前,县内6个初加工厂中,除南亢下老寨咖啡专业合作社在建沉淀池外,其余都已建废水沉淀池。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产业发展上,及时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和责任人,狠抓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积极争取项目,为产业注入发展动力。稳步扩大茶园、咖园面积,实施提质增效项目,提升产品质量,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扩大产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稳定群众收入渠道,增加经济收入,防止群众返贫。 (三)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一是积极主动为企业协调解决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如企业开办、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和对接公司与村集体、茶农的相关合作事宜等方面,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强化服务企业的意识和效率。要把企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立即办、马上办、想方设法办,让企业最多跑一次,真正提高服务效率。三是坚持以企业满意为目标。按照“多服务、多帮忙”的要求,多到一线服务企业,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做到让企业满意。 (四)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对茶叶、橡胶、咖啡等技术培训工作,使茶农、胶农、咖农全面掌握生产、管理和制作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工艺水平,不断促进西盟茶叶、咖啡等农产品的多样化,拓宽市场销售渠道,达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有机认证工作推进难度仍然较大。近几年来,县茶特中心加大了对有机茶认证的宣传力度,但茶企业对绿色、有机发展的趋势仍然认识不到位,开展认证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有机茶与一般茶叶之间的价格差距不明显,体现不出有机茶的价值,且在开展机茶园认证过程中转换期较长,费用高,加之县内企业规模较小,收入不高,多数企业无力承担认证费用,不愿意开展有机茶园认证。 (二)企业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积极性不高。企业对于省、市开展的各类茶事活动参加的积极性不高,不愿出去交流学习,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产品走不出去,品牌打不出去,市场价值低。 (三)缺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创建难。由于没有知名度高、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不能有效整合资源,老板多而小,发展零散,不规范,各自为政,难于形成合力,带动力不强,产业发展情景堪忧。加之,茶企业个体老板文化素质偏低,对打造西盟茶文化底蕴认识不足,创立品牌意识淡薄,产品生产标准不一,难以拧成一股绳打开市场营销瓶颈。 (四)持续高温干旱极端气候,严重影响橡胶生产。一是今年开春以来干旱无雨,气温持续走高,受高温干旱极端气候影响,导致割胶生产推迟,有一部分胶林直到5月下旬才开割。二是广大胶农对橡胶树虫害防治意识较低,防控方法少,投入不足,无力购置必要的防治药剂和设备,不能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导致橡胶树病虫害年年发生,影响橡胶树的正常开割。 (五)咖啡加工污水排放不达标,造成对环境被污染的风险。由于咖啡加工工艺复杂、路线较长、使用原料较多,清洗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加工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气味刺鼻,咖啡加工废水的直接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多措并举,鼓足干劲,努力完成2021年经济各项指标。力争全年完成干茶产量3200吨,农业产值15000万元;干胶产量12400吨,农业产值13000万元;咖啡豆产量320吨,农业产值576万元。 (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继续发挥好本部门职能职责,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工作。茶叶产业方面,做好南亢村、代格拉村648.3亩茶叶新植和南亢村、永广村3013.9亩茶叶提质增效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橡胶产业方面,一是做好岳宋乡5000亩橡胶提质增效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工作,让胶农按时拿到保险理赔金。咖啡产业方面,做好力所乡262亩咖啡新植和2500亩咖啡提质增效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三)树立绿色、有机发展理念,抓好有机茶园认证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基地的要求,按照“小众走高端、大众做有机、全部做标准”的产业发展思路,严格管控农药化肥的使用,广泛动员并督促指导好茶企业积极开展有机茶园认证工作,争取年内完成有机茶园转换认证3000亩,实现全县茶园有机认证(含有机转换)7000亩。 (四)抓好宣传推介力度,全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动员茶企业积极参加2021年7月30—8月2日中国(昆明)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和今后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展销会、博览会、茶叶节等茶事活动,大力宣传我县有机茶品牌,搭建线上平台,拓展以有机茶为主导的茶叶市场,使我县有机茶产品线上线下同销售,将打造品牌作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提升品牌价值。 (五)加快低产胶园更新速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对现有低产低值胶园进行改造,巩固提升胶园质量,对无经济价值的“三超”胶园,逐步退出植胶地,腾出土地资源,积极引导、鼓励发展其他经济作物。 (六)优化咖啡加工工艺,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一是要求咖啡加工企业建立与加工污水排放量相匹配的沉淀池,进行污水沉淀净化水质。二是推广咖啡鲜果日晒加工方法,增加咖啡晒场及晒架、晒棚,采用日晒干燥咖啡鲜果,晒干后直接脱除果皮,实现咖啡鲜果加工废水零排放。
西盟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 2021年7月16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