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8002/20231219-00002 公开目录: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西盟县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日时间: 2023-12-19
名称: 文字解读:西盟县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文号: 主题词:
体裁: 服务对象:
生效日期: 著录时间 :
存放位置: 废止日期:

西盟县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普洱现场办公会精神的有力行动落实。编制和实施《西盟县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事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事关西盟“四高四区”建设,对于西盟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现绿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了便于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和推动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现就《实施方案》作如下解读。

一、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为总体思路、主要任务、组织实施3个方面,以及《西盟县绿色经济示范区建设主要工作任务清单》《西盟县绿色经济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计划表》2个附件。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普洱现场办公会精神,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建设高标准生态文明先行区,把西盟打造成为绿色经济示范区,推动“四高四区”高质量融合发展。

(二)主要任务

压实县域主体责任,聚焦绿色发展基础、发展格局、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绿色生活创建等四大主要任务,细化实化任务措施共20项。

一是夯实绿色经济发展基础,提出任务措施3项。

第一项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形成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城镇化片区三大空间格局。第二项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第三项是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县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

二是优化绿色经济发展格局,提出任务措施3项。

第一项是加强东西城区联动推进绿色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东西城区一体化进程。第二项是以勐卡镇为次区域中心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全力打造边贸通道绿色产业经济带。第三项是以勐梭龙潭为核心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创建勐梭龙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打造全域旅游大环线。

三是加快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提出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工业、数字经济、生态旅游胜地等产业建设任务措施5项。

第一项任务是建设绿色食品基地,以绿色、有机为方向,加大基地化建设力度,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第一方面是全域提高基地化水平,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力争建设16个县级以上产业基地,基地化率提高到50%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提高到2亿元以上。第二方面是全面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95:1以上。第三方面是全力打造地理标志产品。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全县建立促进禁限用农药长效机制,农药使用量控制在133.5吨以下;扩大有机产品认证,有机产品增加到8个以上;培育认证地方特色地理标志产品,制定培育计划,争取培育2个以上地理标志产品。

第二项任务是巩固提升绿色能源优势,巩固提升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第一方面是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谋划一批光伏项目,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娜妥坝产业园林木、石材等一批绿色制造业重大项目,全域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电力本地消纳能力。第二方面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增强节能减排管控能力,重点抓好制糖、林木和石材加工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确保单位GDP能耗下降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内;制定全县碳排放达峰目标、行动方案和保障措施,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第三项任务是建设绿色工业基地,着力娜妥坝产业园建设,加快构建西盟绿色工业体系。第一方面是建设现代林产业基地,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整合原料林基地10万亩,巩固提升原料林基地10万亩,现代林综合产值突破3亿元,工业增加值达5亿元。第二方面是大力发展林木加工业,以大黑山边境加工园为依托,加快推进西盟现代林产业木材加工园区建设项目,实现原木材料的综合集约利用。第三方面是加快推进大理石加工业,促进石材产业绿色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石材加工业产值达4亿元以上。第四方面是综合开发森林资源,重点发展林下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以及森林资源采集业,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发展森林旅游业。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全县林下种植面积达3万亩,林下养殖面积3万亩,争取申报2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

第四项任务是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建设新发展格局下的数字西盟。第一方面是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实质性进展,坚持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城市“四条线”同步建设,用数字为产业赋能。第二方面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等一批平台建设,重点推动泛在物联网平台建设,提升西盟空间治理能力。

第五项任务是建设国际生态旅游胜地,重点打造“一线一片区、一村一基地”,即:勐梭龙潭国家5A景区创建大环线、里坎乡村田园休闲度假区、马散边境小康村、阿佤山森林自然公园生态教育康养基地,发展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主题娱乐、健身休闲等业态,提升“西盟佤部落”旅游品牌。重点打造1个国家5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建设一批休闲度假精品,开发一批文化旅游名品,推动系列旅游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四是倡导绿色生活,形成绿色发展社会新风尚,提出绿色家庭创建等任务9项。

第一项是节约型机关创建,力争80%县级党政机关达到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50%以上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创建成节水型单位,西盟县实现节水型社会(县级)达标建设。第二项是绿色家庭创建,力争全县60%以上的城乡家庭初步达到创建要求。第三项是绿色学校创建,力争全县70%以上的中小学创建为绿色学校。第四项是绿色社区创建,力争70%以上的城镇社区达到绿色社区创建要求。第五项是绿色出行创建,力争每年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例不低于70%、90%。县城建成区路网密度达9公里/平方公里以上,道路面积率达16%以上,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达到机动车保有量的1.5倍以上。第六项是绿色商场创建,争取创建一批提供绿色服务、引导绿色消费、实施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商场。第七项是绿色建筑创建,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以上。第八项是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行动,到2025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65%,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0%。第九项是开展“禁塑”行动,到2025年,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合格塑料制品,建立健全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管理制度,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组织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目标任务按期完成。二是强化监督考评。持续开展绿色经济考核评价,推进GDP与GEP双考核,把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生活建设纳入绿色经济考评体系,以考代评、以考促行,推动绿色经济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

二、西盟县绿色经济示范区建设主要工作任务清单(附件1

提出总体任务,制定年度目标,压实工作责任,明确牵头单位,实现“一任务一牵头单位”。围绕绿色经济发展基础、发展格局、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和绿色生活创建四个主要任务,提出领域总体任务45个,同时进行年度任务分解,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确保重点任务有明确目标、有时间计划、有部门推进。

三、西盟县绿色经济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计划表(附件2

根据市级重点项目计划表,按照补充重大基础设施和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要求,储备县级重点项目共44项,计划总投资451809万元。其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项,绿色产业项目34项,其他1项。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