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盟佤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一年来,西盟县林业和草原局的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和努力建设“绿色西盟、生态家园、活力佤山、和谐边陲”的目标要求,守好“林”的资源,做好“业”的发展,林草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林业产值稳中有升 2024年全年林业综合总产值预计126313万元,同比增长20.92%,其中:第一产业产值预计79560万元,同比增长12.98%;第二产业产值预计39583万元,同比增长43.75%;第三产业产值预计7170万元,同比增长10.21%。 (二)生态红利不断释放 1.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全县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总面积358000亩,聘用管护员129人,签订禁限伐协议271份,兑现2023年省级公益林补偿资金111.042万元,管护费74.7102万元;兑现2024年国家级国有部分管护费48.63万元,省级补偿资金管护费32.98万元。 2.天然林停伐管护资金发放。全县天然林停伐面积335407亩,聘用管护员99名,兑现2024年天然林国家级国有管护费8.0061万元。 3.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选聘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327人,发放补助104.214万元,通过实施脱贫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保护人员,年平均获得劳务报酬8000元/人.年,巩固了327户1419人脱贫攻坚成果,使133891亩的森林面积得到有效保护。 4.森林资源统一管护体系建设。强化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统一划定管护责任区239个,聘用管护员239人,规划设计巡护线路602条,巡护长度为2358公里。落实管护林地面积1167988亩。护林员岗位的设立、生态效益补偿和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精准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实现“生态得以保护、农民得实惠”的双赢效果。 (三)资源保护日趋向好 1.森林资源强化“管”。一是图斑核查。核实森林督查图斑271个,核实细斑285个,面积483.661公顷。完成2023年2期、3期、4期草原变化图斑核查处置15个,面积17.5907公顷。二是要素保障。办理项目使用林地报件10件,面积78.8513公顷,使用草地报件2件,面积0.6098公顷。三是采伐许可审批。审批林木采伐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290份,审批林木采伐许可证323份,采伐面积2514.6486公顷,采伐蓄积17.31116万立方米,林木出材材积11.54182万立方米。四是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召开启动会并组织40余名技术人员开展了业务培训,目前已100%完成省级下发西盟县30208个不一致图斑的地类对接工作,以及8个草原加密样地图斑的调查核实,现正按照省、市要求开展培训,确保林草湿荒普查技术方法和标准统一,有序推进全县林草湿荒普查工作。五是种质资源普查。协同配合省市检查组对已调查的30条样线,30个调查样方,记录的102种物种进行抽查检查和质量核查,摸清家底,为林草事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草原资源精心“谋”。一是退耕还林。开展面积保存核实、造林成效和实地检查验收,全县保存合格面积:7743.7亩,完成异地恢复面积1256.3亩,完成恢复率100%。完成退耕还林落地上图面积9000亩,共238个小班。二是退耕还草。开展2016、2017年实施的退耕还草项目面积保存情况的验收,完成验收面积3217.3亩。通过验收保存合格面积1166.5亩,资金兑现148650元,完成符合兑现率100%。 3.野生动植物切实“保”。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收集整理重点保护动物56种,重点保护植物47种,重点保护蕨类植物6种,受到威胁野生植物30种。强化宣传,共出动宣传车辆1辆,工作人员5人,发放保护生物多样性宣传资料300余份,摆放宣传展板26块,参加活动的师生人数共268人。二是野生动物保护。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抓住“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有利时机,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牵头组织开展野生动物保护联合执法检查,出动车辆24辆次(含护林员摩托车),出动执法检查人员57人次(含护林员),检查集贸市场2处,抽查饭店、农家乐3家、中草药店1个,排查野生动物越冬重要栖息地6处。三是野生动物肇事保险受理工作。宣传野生动物肇事保险政策6场次,指导乡(镇)业务人员受理野生动物肇事事件3件(次)。共受理野生动物肇事案情报告3户次,督促保险公司给损失户支付理赔资金19411.72元。四是古树名木保护。发放“保护古树名木守护美丽家园”宣传袋1000余个,发放《古树名木倡议书》3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条,电子显示屏播放古树名木标语5天。 4.违法案件强力“打”。全年共查处林政案件6起,其中林地、林木案件2起,野生动物案件3起,有保护等级野生植物案件1起,罚款共计6.13万元;协助相关部门办理刑事案件2起,有效维护了林区治安稳定。同时在重要节点开展宣传活动12次,下沉乡(镇)指导执法工作10余次,确保执法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四)生态潜力有效激活 1.苗木培育厚植底色。2024年育苗面积34亩,总育苗量271万株,出苗量248万株,检验苗木6批次,均为Ⅰ级苗。对现有的3家育苗单位进行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标签、材料归档、苗木质量及生产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2.植树造林提高成色。开展义务植树1次,参与人数77人,种植株数350株,组织县属机关单位开展义务植树1次,参加人数1300余人,种植株数5000余株,增加国土绿化,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3.绿化美化增添亮色。建设完成点位80个,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6.03万平方米、完成植树7145株、完成投资1290.93万元,绿化面积完成率149.54%,植树量完成率193.42%,投资量完成率116.51%,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同时开展3轮监督督导,深入实地对绿化美化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场给予指导。 (五)灾害防控显著提升 1.森林防火有强度。组织扑火队培训6期共276人次,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重点路段、林区及交通要道刷新固定宣传碑(牌)202块,发放《西盟佤族自治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户主通知书》30000份,五色彩旗2000面,宣传标语10000条,横幅200条;广电播放宣传森林草原防火期通告每天不少于3次;发送森林草原防火宣传短信40000条;上防火课283课时,受教育7800余人,发放防火通告1000份;累计张贴防火工作的通告500份。在有关部门、干部群众以及广大林草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截至防火期结束全县共收到卫星热点14个(均为炼山),无森林火灾,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森林草原防灭火各项目标任务。 2.有害生物防治有深度。对辖区内木材生产加工厂(点)进行检疫,共检疫木材加工厂(点)8家,产地检疫木材61470立方米,检疫苗圃3家,产地检疫苗木291万株,检疫合格后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办理调运检疫木材33847立方米,苗木800株,花卉13487株;对苗木、木材及其林副产品进行调运检疫复检,共复检苗木花卉282200株,木材40立方米,电缆盘1个;开展了松材线虫调查135个小班,调查松林面积4634亩,通过调查,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开展草原有害生物调查工作,调查设置线路共10条,调查点43个,调查面积10442亩,发现草原虫害8种,草原毒害草17种,草原虫害25种,鼠害1种。办结植物检疫证985份;产地检疫办结34份。 3.安全生产有力度。一是生产安全。针对8家涉林企业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深入企业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与各涉林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共计12份,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知识,发放相关宣传资料200余份,循环播放安全生产宣传标语6条,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二是食用林产品安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材料200余份,电子显示屏宣传食品安全标语2天。完成14批次抽样工作,营造安全放心的森林食品消费环境。 (六)产业发展不断壮大 1.林产业新突破。2024年19400亩速生丰产林建设项目。年初确定全县现代林种植的面积是19400亩,因岳宋地块变更种植坚果减少769亩、勐梭镇里拉村变更种植坚果减少370亩,目前速生丰产林种植任务18261亩,截至目前,完成定植面积14665亩,速生丰产林的蓬勃发展将为百姓拓宽致富渠道,实实在在地促进百姓增收。 2.澳洲坚果新进展。年初确定全县澳洲坚果种植面积11300亩,因翁嘎科地块变更种植牛油果减少600亩,岳宋现代林变更种植坚果增加769亩、勐梭镇里拉村现代林变更种植坚果增加370亩,目前,澳洲坚果种植任务为11839亩,完成定植面积10325亩。 3.林下经济新气象。完成林下种植5000亩,布局在中课镇嘎娄村,新厂镇代格拉村、永广村,主要组织实施缅甸方竹(刺竹)林下种植。 (七)林长制工作有序推进 全县共设立县级林长9人,乡镇级林长52人,村级林长38人,组级护林员556人,年内印发巡林提醒函4次,及时提醒林长履职,各级林长共开展巡林703次,其中:县级总林长巡林9次,县级林长巡林33次,乡(镇)级林长巡林325次,村级林长巡林336次。同时辖区内设立各级林长公示牌48个;发放创建普洱市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挂历1500份,宣传手册1800份,形成了“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有效保障了林长制工作的落实。 (八)脱贫工作有效衔接 根据中共西盟县委组织部 西盟县乡村振兴局《关于选派2023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轮换程序、科学组队,轮换驻村工作队员5名,选派乡村重点整治工作人员2名。为进一步落实“双挂”联系机制工作,再精准识别“三类对象”,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议10次,进一步调整完善“双挂”帮扶关系,局13名干部职工挂钩“三类对象”农户16户35人,工作中采取“一帮一”“一帮几”“支部帮”等形式进行结对帮扶。做到年初有帮扶计划,年中有工作总结,季度有分析报告。 (九)人大、政协提案扎实推进 2024年我局共收到人大、政协建议提案8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5件、政协提案3件,我局高度重视,于2024年2月22日召开班子会议进行研究,将涉及建议提案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和责任股室,并提出明确的办理期限和办理要求,目前建议提案已完成办结。 (十)党建全面提升 1.深化理论武装。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党内法规制度。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和干部职工大会等形式,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通过警示教育、专题学习培训班进行集中学习,2024年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党建工作3次,召开党建工作部署会2次,开展主题党日10次,支部党员大会6次,支委会10次,领导干部讲党课4堂,召开党组会议29次,签订《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承诺书》25份。 2.标本兼治抓党风廉政建设。压实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召开党风廉政、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集体廉政谈话各2次,党组会议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3次,干部职工签订廉政承诺书58份。 二、工作亮点 (一)森林防火成效显著 防火安全责重如山,2024年林草局在防火期间始终紧绷森林草原防灭火这根弦,多措并举、多方合力筑牢“森林防火墙”,截至防火期结束,全县共接到卫星热点14个,均为林产业炼山所致,无森林火灾发生。 (二)绿美工作蒸蒸日上 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和全领域,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修复、义务植树、发展林产业、病虫害检疫等工作助推绿美工作有序开展,提前完成年度计划。绿化美化宣传在县级媒体平台宣传报道8次,在学习强国云南省专栏报道过1次,在市绿美办工作专报上报道过3次。勐梭镇班母村富母乃村民小组、勐梭镇东梭河左一支流获省级标杆典型。 三、存在困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林草资源保护的压力依然巨大,非法破坏行为时有发生;林业产业发展的层次与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区域生态保护力度仍需加强;部分群众只顾眼前利益,将林地的林木采伐后不恢复为林地,非法改种农作物等。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道的方式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森林防火知识、有害生物防治、绿美工作以及林草行业法律法规宣传及政策解读,切实增强社会公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持续加强资源保护。紧盯重点项目,提前谋划,全力指导项目实施使用林地部门做好林地审核审批工作;强化林地报件审核限期办结,按时完成逐级上报;加强监督2025年森林督查违法图斑查处整改等相关工作;谋划好今后的林木采伐生产计划,保障涉林企业原料供应。 (三)加强资金兑付。加强对造林项目资金兑现工作督促和兑现情况跟踪,确保把退耕还林还草补贴如期发放到退耕户手中;加强对各乡(镇)公益林、天然林资金兑现的监督和管理,并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四)持续深化生态建设。继续抓好速生丰产林、澳洲坚果、林下经济发展,做好造林苗木上山的监督监管各项工作,谋划2025年种植计划面积,计划种植现代林产业2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1万亩,澳洲坚果1万亩。 (五)继续加大涉林企业培育力度。计划培育涉林企业精深加工企业4家、废料加工厂1家、竹笋、竹材加工厂1家。 (六)谋划森林防火通道项目。森林防火应急通道是连接森林各个区域的关键基础设施,具有阻隔林火,巡山护林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5年计划防火通道项目8条36.9公里。
西盟县林业和草原局 2024年11月1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