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西盟 >> 正文

 

 

 

非遗传承丨西盟县委老干部局调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2023年09月08日 10:48  点击:[]

 

所属栏目:特色西盟

非遗传承丨西盟县委老干局调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近日,西盟县委老干局协同县老年大学到力所乡力所村阿佤来组、南亢村富倮组调研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等工作情况。

 

 

  在力所村阿佤来组,调研组重点对阿佤来小调进行详细了解,阿佤来小调是阿佤来人民祖祖辈辈靠口传唱下来的民间调子,主要有播种调、进新房调、拉木鼓调、镖牛调,主要讲述了佤族人从“司岗里”走出来,兴高采烈地盖新房、镖牛、拉木鼓、播种等,男女老少手拉手、唱起歌、跳起舞,期待丰收和吉祥幸福的生活,歌曲中蕴含着佤族人民要团结协作,传播只有勤劳才能走向幸福生活的理念,一直在阿佤来片区传唱至今。2023年2月《佤族传统音乐—阿佤来小调》获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南亢村富倮组,老年大学力所乡分校舞蹈四班和富倮文艺队吹着芦笙展示了拉祜族传统舞蹈—芦笙舞。拉祜族的芦笙舞主要以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拉祜族同胞从小就随父母辈学习芦笙舞,许多生活生产知识也由父母在生活实践中或歌谣中传授。

调研中县老年大学老师还和力所乡老年大学舞蹈班的学员以及村组民间艺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教学与指导,让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对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宣传弘扬非遗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增强文化自信。”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李亚芹说。

 

“作为一名民间艺人,在往后的生活中我会多加学习,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富倮文艺队队长雷珍妹说。

 

近年来,力所乡持续加大投入,加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断推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其中,拉祜族民间风俗礼仪、摆舞、芦笙舞,佤族织锦、象脚鼓舞、竹编等作为力所乡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下一步,力所乡将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生态建设相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促进民族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力所乡县级传承人41人,市级传承人4人,正以创新赓续传统技艺,助力力所乡少数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李亚芹 杨待佳 /图)

 

 


 

上一条: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丨开满米荞花的佤山 ... 下一条:非遗传承丨佤族织锦赓续传统技艺 焕发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