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特色 >> 正文

 

 

 

【非遗西盟】传承酒曲制作技艺 留住佤族水酒味道

 

 

2023年09月14日 10:26  点击:[]

 

所属栏目:民族特色

【非遗西盟】传承酒曲制作技艺 留住佤族水酒味道

佤族酒曲也称佤族酒药、白药,是以红米米粉或米糠为原料,加之接种曲母,人工控制培养温度而制成。酒曲中主要含有根霉、毛霉、酵母等微生物。其中根霉的糖化能力很强,并具有一定的酒化酶活性,它常作为佤族水酒的糖化发酵剂。酒曲制作方法代代相传,酒曲中的微生物经过反复的筛选,使酒曲得以保持优良的品质。 

 

酒曲的制作方法:

 1、洗米:把红米用清水洗净;

 2、浸泡:用凉水浸泡,夏天56小时即可,春秋78小时,冬季89小时;

3、沥水:红米漂洗后用容器捞出,并沥干水分;

4、舂制:沥干后的红米放入碓窝中舂制成粉状;

5、淋水:淋凉开水降温,将酒曲放入,与红米粉一起搅拌至均匀,捏成饼状;

6、发酵:在簸箕上铺上芭蕉叶、再铺上厚厚一层米糠、把红米饼平铺在米糠上、洒上酵母、在盖上一层芭蕉叶,放制在火塘上,自然发酵,发酵期约十五天;

 7、将发酵后的酒曲再次舂细,与煮好的小红米拌匀,放置通风竹箩里,自然发酵48小时后,晾干,再倒入容器内,密封,3—6个月之后才可加水泡制成佤族水酒饮用。

 选材、舂制、发酵、控温,每一道工序都必须认真仔细。佤族酒曲的制作技艺,是佤族先民对生物科学的认识,是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人们的生活中产生的,是佤族居住地区社会生活发展的见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佤族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传承意义。

  

目前,翁嘎科镇仅有1人为佤族水酒酒曲制作技艺县级传承人,为了更好地传承酒曲制作技艺,留住佤族水酒味道,翁嘎科镇文化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调研、拍摄制作视频的方式,记录佤族水酒酒曲制作过程。

 

接下来,翁嘎科镇文广中心将继续开展非遗项目调查、录制、完善数据库、申报等工作,让非遗项目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宣传,让非遗走近群众、融入生活,让大家通过亲身体验了解非遗、学习非遗、爱上非遗。

 


 

上一条:【精彩回顾】中国佤族木鼓节—祭木鼓 敲... 下一条:【非遗西盟】挖掘竹编传承人 延续民族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