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8002-/2021-0706003 公开目录: 重大建设项目
发布机构: 西盟县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日时间: 2021-07-06
名称: 西盟县2020年“美丽县城”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文号: 主题词:
体裁: 服务对象:
生效日期: 著录时间 :
存放位置: 废止日期:

西盟县2020年“美丽县城”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总体情况

一是高位推动建设工作。自西盟县“美丽县城”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就“美丽县城”建设工作进行专门安排及批示,并在县委全会、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全会上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同时,“美丽县城”作为西盟县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环,我县将其与特色小镇、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县、全国卫生县城、全域旅游示范区、佤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县等创建工作进行统筹,实行联创制,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的综合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把“美丽县城”建设工作做实做细,我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县属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的“美丽县城”建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项目规划组、项目建设组、资金保障组、工作督查组、项目审计组等6个工作小组,抽调工作人员专班负责。指挥部成立后,指挥长及副指挥长定期不定期开展现场调研,帮助协调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困难和问题,各项目推进小组之间相互协调、通力配合,共组织召开县级推进会数十次,部门间组织各类项目审查会议及实地查看数十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三是抓牢抓实前期工作。西盟县紧跟省、市工作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委托云南开发规划设计院开展方案及可研编制工作,在方案的编制过程中按照“以县级为主导,规划编制单位为辅”的原则,根据县级排查出的问题清单和项目清单,由设计单位从技术层面进行实施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西盟县“美丽县城”建设实施方案》于201948日顺利通过市级评审,并在全市范围内获得较高的评价;《西盟县“美丽县城”可行性研究报告》于1224日取得可研批复,成为普洱市第一个完成可研报批工作的县区,为各兄弟县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四是重点谋划争取资金。西盟县紧紧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做好项目谋划包装,积极向上争取各项资金,根据自身建设需求,成功争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资金2376万元;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医疗卫生、城市配电网等支持方向上报6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现已争取西盟城区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西盟县人民医院等2个项目,共争取专债资金1.1亿元。

(二)项目推进情况

围绕“干净、宜居、特色”三大目标,西盟县“美丽县城”共规划建设项目32项,计划在2019-2021三年内完成,项目总投资4.54亿元。截至202012月底,先后实施项目26项,完成投资31825万元(2020年新增投资12010万元)。其中:已完工污水泵站改造、灯光亮化、地下管沟、应急场所建设、垃圾填埋厂、供电能力提升改造、空气自动监测站、道路建设、人行道改造工程、城市公厕、信息化建设等18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005万元;正在建设县人民医院、农贸市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入城口、建筑物外立面改造工程等8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820万元。12月新开工项目1个,为西盟县人民医院,现已完成设备购置,主体部分已启动建设。

二、工作亮点及成效

(一)县城更加“干净”

西盟县将“美丽县城”与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紧密结合,全面加大保洁力度,推进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县城机械保洁率提升至85%;完成61个洗手台建设,配套安装自动感应出洗手液、出水和直饮水设施,并安排专人对城市公厕、洗手台进行全天候管理;完成城区吸烟亭建设7个,吸烟桶(柱)50个;通过不文明行为曝光活动,号召居民爱城、护城,县城环境面貌进一步提升。

(二)环境更加“宜居”

对县城内老旧小区进行绿化提升改造,全面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农贸市场改造项目加速推进,计划于5月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彻底改变原有市场老旧、脏乱的状态;县人民医院住院楼及感染科项目正在全面推进中,居民就医条件将得到全面保障。

(三)城市更加“特色”

完成入城口(勐梭路)道路修复工程,安装防护栏、照明路灯及特色植被,安木雅溪城市小品建设有序推进,小龙潭民俗风情休闲街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四)生活更加“智慧”

启动“城市大脑西盟驾驶舱”建设工作;建成5G基站共12个,公共充电桩2个,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配比已满足5:1;智能水表及智能电表接入率达100%;入驻网约车平台3个;县医院已启用预约、挂号、缴费线上全流程办理;44个老旧小区完成入口道闸、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智慧化改造。

三、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需求变化,奖补资金分配难

随着“美丽县城”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提升需求也不断提升,特别是“美丽县城”建设初期,省专家组到西盟调研时提出勐梭镇与西城区城乡结合部改造问题,因实施方案已审核,未能及时增加改造项目。但目前该连接点道路状况较差,电力线路混乱的问题日益突出,已难以满足县城发展需求,且邻近入城口,对整体面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原计划安排部分奖补资金对该问题进行改造,但资金奖补方案中明确必须用于实施方案内项目,导致奖补资金无法分配至更有需求的项目上。

(二)主题街区打造难度较大

西盟县城于2000年搬迁至勐梭镇,因此县城内历史文化街区较少,只能依靠特色商业植入来打造主题街区。实施方案内计划将安木拐溪公园两侧建筑门面打造成为民族文化特色商业主题街区,但门面暂由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使用。由于县城范围较小,若对门面进行清理,部门将无法安置,导致项目推进难度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1年,西盟县将继续以四大目标和69项具体指标为指导方向,持续深入推进西盟县“美丽县城”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力度不减,指标达标节奏不变,工作推进干劲不松。

(一)用好用活奖补资金

目前,省财政厅下达2亿元奖补资金已全部分配至实施方案内共计23个子项目,西盟县将以《云南省“美丽县城”建设省级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为指导,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切实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着力推进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入城口、小龙潭民俗风情休闲街区、农贸市场改造、县人民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尽早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快启动智慧停车场、体育设施等项目建设,推动县内3家超市实现线上购物、线下送货,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服务,使城市更加智慧化、人性化。

(三)加强城市精细管理

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统一性和完整性,依法整治违法建设行为。深入开展“文明西盟”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强化对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治理。加快构建大城管综合执法格局,逐点、逐线、逐面落实各方面管理责任和管理标准,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建设,推动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四)提高居民文明素质

践行《西盟公约》,积极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引导居民遵守秩序、爱护卫生、文明出行,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积极争创全国卫生县城。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加快形成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