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盟佤族自治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要点 2023年西盟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王宁书记到西盟调研时的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及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有机“第一强市”的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有序推进全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紧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的思路,全力推动西盟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23年完成干茶产量3605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1%,同比增1.9%。实现综合产值62624.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9106.5万元,同比增6.1%;工业产值7216万元,同比增0.6%;第三产值36302.3万元,同比增3.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4.6%,同比增3.9%。 2.持续推进有机茶园认证工作。今年完成有机茶转换认证500亩,完成市级下达年度目标任务500亩的100%。截至目前全县茶园取得有机认证面积(含有机转换面积)20202.5亩。 3.认真落实西盟县2022年度稳增长政策措施,完成有机茶咖园认证奖补资金兑付47.52万元。 4.持续推进茶叶初制所规范达标建设。今年完成新建达标茶叶初制所1个,改扩建2个,完成市级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300%,累计完成标准化改造23个,占全县初制所总量的35%。西盟佤山树叶茶叶有限公司建成首个自动化茶叶加工流水线,并已投入使用。 5.优化结构综合利用再创新篇,为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茶地资源,实现一地双产,拓宽茶农增收渠道。2023年首个“茶叶+坚果”项目顺利落地岳宋、勐梭,完成茶园套种坚果4000亩。 6.积极开展绿美茶园建设工作。今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商烟街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园基地种植了桃树、樱桃树等果树260棵,为建设绿美茶园奠定基础。 7.注重培育高素质的茶产业技能人才队伍,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举办了1次劳动技能大赛手工制茶竞赛,全县15家茶企业通过制茶竞赛展现出了良好的制茶技术技艺,涌现出了一批技艺精湛、技术水平高的制茶人才。组织53家茶企开展技能培训并到澜沧景迈山参观学习1期。 (二)改善咖啡初加工条件,提升品质,促进咖农增收。 1.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完成咖啡米产量367吨(咖啡豆447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2.3%,同比增3.38 %。完成精品咖啡产量107吨。实现综合产值37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17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5%,同比增29.07%;加工业产值1073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3%,同比增3.32%;第三产值151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76.19%,同比增94.36%。 2.咖啡产业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理念,结合西盟咖啡种植规模小,但品质优的特点,着力在“做精做特”上做文章,找出路,走突出“小众化、高端化”的发展路子和定位。一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得到了践行和推广。一方面咖啡发展上,面和点的污染明显改善,基本解决了咖啡生产加工安全和避免加工废水污染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以力所、南亢、他朗为重点的咖啡基地都已采用了4C标准或申报了有机认证,禁止了高残毒农药和化肥的使用;2022至2023年在力所和南亢两个村建成了4个咖啡鲜果集中处理中心,对初加工厂房进行了改扩建,采用了能够减少80%用水量的新型环保加工设备和加工技术,杜绝了加工废水的排放;另一方面企业的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二是完成中低产咖啡园改造2000亩,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的100%。三是产品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精品豆的占比大幅提升,达到了总产量的29%。四是复合型经济林果发展模式在“咖啡+坚果”的探索中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一地双产。五是营销手段呈现多元化。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参加市级举办的“咖啡生豆大赛”、“手冲咖啡”杯测,精准掌握自己的产品品质和口感,在加强对自己的产品的认知的同时,实现行业内推销、建立品尝室,实现体验式营销、建设自己的品牌(目前县内有4个,如佤咖、云佤、葫富和他朗咖啡等),结合自媒体、电商和抖音等平台直播带货,实现直销。 (三)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抓实橡胶产业发展政策落实,确保胶农在橡胶市场低迷、气候反常、病虫害严重的情况下收入基本稳定。 1.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23年完成干胶产量13914.16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7.79%,同比减12.12%;实现农业产值13914.16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8.4%,同比减23.42%。 2.以“金融助力”为抓手,巩固橡胶产业稳定,胶农收入不减。一是兑付2022年天然橡胶“期货+保险”赔付资金897.48万元。今年完成8家期货公司的橡胶“保险+期货”投保指标21万亩,参保农户共5145户17493人,全覆盖开割胶园,自2023年11月下旬开始进行理赔,8家期货公司共赔付给胶农744.66万元,预计赔付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二是橡胶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面积持续增长。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面积20.51万亩,完成市级下达给我县的参保指标15.37万亩的133%,理赔橡胶种植自然受灾保险89.95万元。党建互联共建,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五矿等4家期货公司与县人民政府签订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合作框架协议》,其党组织与茶特中心以及县内部分村委会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 (四)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强化技术培训,茶农、胶农、咖农劳动技能不断提升。全年共举办技能培训21期2073人次,其中:举办割胶技术培(复)训共10期1435人次,咖啡3期245人次,茶叶8期393人。组织茶企到勐海茶叶研究所培训1期53人。 (五)庄园经济建设取得进展,为茶旅、咖旅融合发展创造支点。如:商烟街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天源咖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具备旅游观光、采摘、加工、品尝以及餐饮等基础条件。 (五)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争取了国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捐赠资金30万元支持肉牛产业发展。二是引进福建省厦门瑞利茶业有限公司在西盟注册瑞利号(普洱)茶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 (六)积极谋划产业提质增效,为茶叶、橡胶、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按照王宁书记调研西盟时的指示精神,对我县茶叶、橡胶、咖啡产业资源情况进行全覆盖摸底调查,对产业发展弱项短板“对症下药”,研究制定了《西盟县茶产业提质增效项目实施方案》和《西盟县橡胶产业提质增效项目实施方案》。 (八)全覆盖开展低产低效茶咖园摸底调查,为“茶咖园+光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质增效、品种改良提供有力依据。共排查出低产低效茶园面积8057.29亩,低产低效咖园面积 1117.18亩。 (九)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纪律意识和作风建设常抓不懈。2023年县茶特中心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党风廉政工作和单位重点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年初将工作任务分解下达到各股(室),根据分工各负其责,并全面巩固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全县茶叶、橡胶、咖啡产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年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2次,通报学习典型案例3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3次,开展廉政谈话2次,常态化对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牢牢守住底线,坚决不逾越红线。 (十)认真落实定点帮扶责任,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一是选好配强驻村干部,落实关爱机制。2023年6月选派1名工作人员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在驻村期间与单位日常工作脱钩,并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支持和帮助。二是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今年共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12次,目前永帮村共有脱贫户和监测对象269户994人,其中:“三类”监测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员)44户119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3户37人、边缘易致贫户16户4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5户33人),已消除风险31户86人,未消除风险13户33人(兜底保障8户11人)。本单位领导干部双挂12户“三类对象”。三是落实消费帮扶责任。2023年县茶特中心干部职工购买挂包村组农副产品共11300元,通过832平台采购农副产品3900元,慰问监测户物资折款577元。四是抓好永帮村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恢复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县级挂包领导和本单位主要领导亲临地块现场指导整改工作,亲自带领驻村队员、镇、村、组干部和护林员砍树、清树、耕种及佐证工作,目前2021—2022年耕地流出问题整改下发图斑68个已完成整改,2023年第一批耕地流出整改下发67个图斑已完成阶段性整改工作。县茶特中心干部职工自筹3600元用于开展永帮村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恢复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困难 (一)产业投入不足,小散弱的根本现状并没有改变; (二)茶叶、咖啡绿色有机认证和维护成本太高,企业积极性不高,推进缓慢。 (三)劳动力不足,产业之间争劳力、争土地、争时间的问题突出。 (四)因受干旱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橡胶减产问题突出,开割期推迟两个月,严重影响今年橡胶的产量产值及胶农的收入。 三、2024年工作要点 (一)积极谋划实施低产胶园、茶园、咖园提质增效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争取项目与资金,不断提高产量,增加群众收入。 (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好茶叶、咖啡绿色有机发展的路子,提高质量和品质。 (三)坚持内育与外引相结合,下大力气改善营商环境,大力发展“火车头”工程。 (四)加强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交流,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力量和技术支撑。 (五)持续抓好作风效能革命,抓实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保密、政务信息公开、老干管理、安全和质量、强边固防、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等工作,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其他工作。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