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将提升环境监测能力作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任务,通过完善制度、夯实硬件、提升业务、压实责任等举措,不断提升全县环境监测能力。

健全制度体系
构建规范管理框架
印发《普洱市生态环境局镇沅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关于各室职责、人员划分和分配的通知》,明确监测站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实现管理体系标准化。建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体系文件,实现对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建立数据“三级审核”制度,层层把关,确保监测报告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印发《普洱市生态环境局镇沅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强化考核激励,有效调动监测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通过制度建设,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夯实硬件基础
拓展精准监测维度
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建成面积为1036.32㎡的监测站房,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改造,设置综合实验室、设备室、样品室、药品室、离子色谱室、精密仪器室等专业功能区域。近3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82.75万元,全面更新和升级监测设备,镇沅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现拥有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监测仪器设备88台(套)。通过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和配备完善设备仪器,监测范围不断扩大,监测精度持续提高。

强化业务赋能
锻造专业技术队伍
建立“年度培训计划+常态化学习”机制,内容涵盖监测技术规范、仪器操作维护、数据分析等,致力于提升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2024年邀请技术专家到监测站对52个项目进行技术指导,派出学员到思茅站、景东站等学习扩项知识;2025年创新开设“监测小课堂”,通过轮岗授课、案例研讨形式开展3期专题学习,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励监测人员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在2024年“创赢普洱”生态环境监测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镇沅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获得团体二等奖。目前,镇沅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具备监测能力的项目达67项,其中,水和废水48项、环境空气和废气9项、噪声和振动7项、生物3项,覆盖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基本项目、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中除烷基汞外的监测项目及声环境质量噪声常规监测项目。

压实责任链条
提升监测执行效能
实行“站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双层管理模式,将监测任务分解至科室、量化到个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同时,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对数据造假、失职渎职等行为严肃处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层层把关监测数据。2025年1月至4月,镇沅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出动监测人员60人次,开展水质监测15次,执法监测3次,县城声功能区噪声监测2次,共出具各类环境监测报告14份。
下一步,镇沅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将持续发力,当好环境变化的“侦察兵”,做好数据信息的“把关人”,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芳香镇沅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