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近期普洱森林火灾严峻形势,为全力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各项准备工作,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队认真贯彻落实总队部署,抢前抓早,积极作为,聚焦“搭机制、组队伍、强措施”三个重点,全力做好森林草原火灾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以“搭建机制”为先手,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一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支队与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林业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建立完善联动机制,明确“每周调度、半月会商”制度,及时研判分析全市森林火险形势,互通信息情况。二是建立联训联战机制,与地方森林防火指挥部建立联合指挥机制,固化联勤联战机制,针对可能造成“家火上山、山火进村”的情况,在充分调集本单位出动力量的同时,第一时间通知森林防火指挥部就近调动地方扑火力量协防,有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快速控制灾情,防止灾情扩大和贻误战机。三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与驻地森林防火指挥部和森林消防队伍沟通建立学习培训机制,定期邀具有丰富扑救森林火灾理论和实战经验的专家骨干为广大指战员进行理论授课和实操培训,不断提升队伍理论基础和专业处置能力。

以“组建队伍”为推手,统筹优化突出职能。一是组建森林火灾扑救编组,全市共11个消防站均结合执勤实力组建10至20人的森林火灾扑救编组,88支乡镇专职队组建3至6人战斗编组,突出森林草原火灾扑救职能;二是整合各级队伍。发挥乡镇专职队点多面广基数大的优势,推动依托乡镇专职队、林草局和地方扑火队组建县级森林草原火灾扑救专业队,充分整合力量,实现“打早灭小”。三是划分作战协作区。按照“就近出动、周边响应”的原则划分县、乡两级作战协作区,确保实战时增援力量能快速响应,及时到场。目前,全市共划分“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思茅、宁洱、江城”“澜沧、西盟、孟连”3个县级协作区,各县区均按照此模式划分乡镇一级协作区。

以“五项措施”为抓手,聚焦重点服务实战。一是抓理论学习,编制《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基层指挥员手册》1200余册供各大队、乡镇专职队学习使用,邀请市林草局专家开展第一期森林草原灭火专题讲座,各队采取集中学习研讨、个人自学方式开展学习,不断夯实理论基础。二是抓指挥调度,备战时期支队每日向各队推送森林火情和预警,每周调度各级队伍,检查人员在岗和救援准备情况,每半月按作战协作区调度,检查队伍响应速度和研判森林火灾形势,视情调整防范策略。作战出动时按“123”作战增援机制落实队伍调派(1小时内首战力量到场,2小时内乡镇协作区增援力量到场,3小时县协作区增援力量到场)。三是抓配装测试,采取采购补充、与应急局林草局协调联用的方式为各乡镇配备风力灭火机、抽水机、水囊、水带等必要灭火装备,累计为各乡镇配备器材装备1177件套。各队所配装备按森林火灾编组列装,并到野外林地开展装备实地测试。四是抓战法训练,将玉溪森林火灾“七种战法”列为训练科目,组织乡镇专职队伍、地方扑火队到队培训、轮训。邀请驻地森林消防骨干到队开展专业训练和战法交流,全方位为队伍“拉得出,打得赢”夯实战斗基础。五是抓实战演练,联合林草局、扑火队、乡镇专职队开展野外实战演练,练七种战法、测必要装备、练部门协同,及时检验队伍联战效果,并修订完善辖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队伍扑救森林火灾实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